秦嶺信息港
標題: 登山車騎乘完全技巧,轉自大蝦。再次感謝! [打印本頁]
作者: 戶縣奔馳單車行 時間: 2013-4-26 13:09
標題: 登山車騎乘完全技巧,轉自大蝦。再次感謝!
再學一次怎么騎車吧!
/ v0 M1 i! Y! s想要把林道騎的更好更順,又不想讓自己受太多傷嗎? 很簡單-只要再學一次如何騎車!+ y) ?. L% O+ ?, f. ?! A; l
* d3 t# [5 t$ s6 k) Q1 V
2012-10-16 11:07 上傳! i2 g; v4 i, j5 S8 l
下載附件 (70.35 KB), Y+ p% T2 z, B7 M
, e, @+ j( l0 q0 P: U h; L. ]' q Q, u0 o) A
+ V7 R7 r d1 U8 h7 X% p. }+ I4 J% S* l" d
沒錯。孩提時代你就會騎車了,而且也有足夠的技巧來應付不算太難的地形。但是要把登山車騎好、騎的快又騎的安全,那就不只是會”應付”就夠了。
! s. A/ W# h6 t# |" _% [( R9 t- Y* ~3 P
登山車會帶著你向你的極限推進。我們現在談的都還只是基本的林道技術,而不是特技花式動作。速度,地面的類型,天候狀況,路徑的坡度以及各式各樣的障礙會聯合起來考驗你保持騎在車上不摔下來的能力。好消息是不需弄的渾身是傷才能進步;只要把基礎從頭學好,接下來你就可以一步一步地精進你的技術。
. h( a/ {3 B1 l7 ~! F, Z K) S+ e9 t8 c# R$ }3 H5 m, V$ v9 ] v! ?
這份技術指導會幫助你學習或復習你的騎乘技術,而且能系統性地幫助你的技術升級。我們更希望你能因此躲過雷殘與受傷之苦,更不要因為騎不好車而沮喪。( @/ C; @8 Q! o. x7 \
6 ? u; V4 F+ f0 ]
何時何地練習你的技術?0 l7 ]; z; N" K, C
9 A* E/ y5 J1 o0 E0 e( T
技術的養(yǎng)成是要花時間的。騎車遇到障礙物時先停下來,反復練習一直到你可以完美順暢地通過這個障礙物為止。試著找人與你同騎,而且要確認這些人都愿意花時間練習技術,我們太常看到初學者花時間去追趕領先集團。. }! F1 }: l+ S
2 I$ L6 y/ a0 {/ g4 _3 T
只是”跟著”高手后面騎幾乎學不到什么,因為你根本看不到他們怎么騎。應該找一位技術更好的車友同行,但反過來由你騎在前面,讓你能停下來觀察他們行進路線與姿勢。
6 m0 v2 ~' l% q+ T+ B# m* v" x0 Y# } }. L5 a7 u, q. G* Y( M
核心技術
4 ]7 T( f0 G6 Z( b0 \ u8 _- ~ ?4 ^" d6 U( Q) Z. Q
所有登山車在林道騎乘時的動作都以五大核心技術為本,總括這五大核心技術是觀察力、平衡、煞車、轉向與踩踏。遇到任何障礙時,第一件事一定是辨識它的難度(觀察力運用),接著運用正確的技巧;例如:平衡、煞車、轉向或是踩踏。在很多高難度的騎乘狀況下,你必須綜合這些技巧;比方說:同時間平衡、煞車又要轉向。
0 S9 t2 y3 J4 }$ y) {/ V6 Q% S; w$ o: ?& R0 O- d# Y! C! F, j1 g
當我們提到”障礙”時,我們指的是任何可能讓你落馬的事與物:路面凸起、碎石路面、急彎…等。換句話說,障礙是任何一樣只是會”騎車”是不足以通過的東西。3 ~8 T0 H3 e6 n
5 z8 V" j3 R# j! L: g4 B6 o4 T
透過這五個技術來檢視登山車技巧的目的,是讓你將通過障礙的反應動作分解成一個個你將會學成的技術。如此一來,當你面對嚇人的路線時,你會把它看成你已經會做的動作串連在前方,只是你還沒能把這些動作依序安排好。
6 |1 _& z" Q! f% |! e
. l% c9 g% k* s- U無法克服某個障礙往往意味著某個特定的技術不足。舉例來說:過彎時沖出彎外而摔車,可能是因為你沒有看著路徑而是看著路旁的落差(觀察力運用),或是過彎時無法平衡進而滑胎失控(平衡),或是進彎速度過快,煞車過度造成滑倒(煞車)。. |$ `4 e6 y8 G0 b
6 p6 K* [) c O
2012-10-16 11:07 上傳1 O3 a% j5 M6 L- ?( c5 E8 ^
下載附件 (26.95 KB), Y) H8 V4 u d$ a# l/ n& G2 B
: _+ z( [& I& c2 E5 g
6 L: ]6 j: [( i* J$ a
; J. s+ c6 ^; k' ` w圖片解說:鑒定迎面而來的障礙,做好預備動作,接著采取行動。9 C$ E! P/ @+ q1 r# B# K; e; R
) ] ?! \; T- I' H- v$ x: p漸進的練習6 I) V5 C/ ]0 k" k+ @* w A: w
* {. u8 U4 U) k要安全地騎好林道就一定要一步一步地把這些技術練好。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由最基礎的動作練起,再慢慢地提高難度。務必要先找個地形和緩的環(huán)境把基本技巧練到純熟為止,再去挑戰(zhàn)較難的巖石、陡坡、樹根與濕滑地形。
( R. ~8 I* p. T W5 _5 K6 N6 f- b7 L6 f
當然你也可以跳過這些程序,直接挑戰(zhàn)最難的路線。幸運的話,你會帶著小傷全身而退;更有可能發(fā)生的是你幾乎整路推車,最后沮喪不已;或者不是沿路緊張不已,就是被驚險的路況嚇的半死。核心技術:觀察力 d7 r7 D0 [& s* I% k! z
1 W. Y: T: {" l2 k7 O- V每一個登山車的動作執(zhí)行前,務必要觀察清楚你的騎乘環(huán)境以及你跟你的車要如何通關。隨時警覺你要往哪個方向走、你能怎么騎、你的車對路況會有什么樣的反應,這些本身就是個技巧。
\6 \5 a7 E+ } E. W( S1 {- {2 h6 X- V1 [* l- @
視線向前看著你要走的路線
6 W M1 W' u. G4 ?6 e
" O' p" x* E) O$ Z聽起來再簡單不過,但是大部分因為路線錯誤而導致的摔車都是起因于看著路徑外的東西,向前注視著輪子該去的方向是重點。騎車時看著別的東西,頭部的傾斜會導致你失去平衡,接著整個人會往那個方向偏移過去。所以不要理會不在路線上的東西,專注地向前看著你要走的路線。
+ W( ?- S' g5 c' a+ a; a
& g" j& A3 l: Q* I& g, q
% M5 \1 m, n' j2 c
- R& R l) y- S圖片解說:紅色箭頭代表煞車的距離;往遠一點的地方看,不然就等著雷殘。9 ?$ R5 q2 o' r) ]4 A( m$ V; j
2012-10-16 11:07 上傳
/ p( c' k1 t/ i6 @3 j" y2 p下載附件 (29.02 KB)- o- S% s% c* h/ U M9 \& L
( v6 y% M" N& Z i+ e- X0 Z8 X( r* M6 D/ R
/ D2 c ~! H' V' f/ ^, f
: B8 w1 d% x: A* i把視線拉遠到你可以煞停的地方
. ~1 F% l& q: k4 v- K9 s+ ` G' I2 e# Q' J$ H, ^
保持視線在你可以煞停的距離,這樣在你撞上無法克服的障礙前才能及時停下。到各種不同的路面練習煞車,久而久之你會對要看多遠比較有概念。但是普遍原則是,高速下坡時看遠一點;速度較慢時向前注視的距離可以縮短一點;林道上過彎時則能看多遠就看多遠。" ^# `+ s! l& x+ d2 r
; W: W" R3 {/ h% l+ w( y' N$ `
先做好計劃7 m3 ]2 e5 x# L- S1 o8 g) m
3 g7 t( a7 s+ E- W% x! E" r' @
永遠計劃眼前障礙之后的動作。如果你只盯著眼前的障礙,而沒想到下一步,你可能在還沒準備好的狀態(tài)就碰上下一個關卡,或是你沒預期的困難地形。
& X9 \1 [; D1 t
' C, U. S5 Q( Q7 P- u! t圖片解說:做動作前要先動腦,千萬不要在過障礙時低頭看著你的前輪。2 f% O& `: E1 T
2012-10-16 11:07 上傳
' z. w" W% n) {0 H! f下載附件 (24.69 KB)
$ e9 Y6 F0 o) G- j( O6 I5 K/ |5 n) J: E% g6 o
$ X: g% h& I. o+ l3 ]: I; {4 l
, @, ^1 z. j7 I+ }3 f- F: Z
3 b% H# M* I# H# R9 E
給他輾過去
; t3 G% d( |" s& N. B5 r0 l- A6 X2 n" x6 o* a) _7 a9 P
你的車可以承受的虐待比你想象的大很多,它可以輾過各式各樣的障礙物。你可以直直的輾過長度在輪徑1/4(也就是幾乎六寸長)的任何東西。要在林道上找到長度大于五吋的障礙物很難。多嘗試越過障礙,花點時間找些由小到大的障礙物,例如:石塊(由小的開始,千萬不要一開始就嘗試越過5、6吋的),直直撞上去,同時注意不同的速度所帶來的不同通關結果及平衡感受。
# N( v& \* @" k1 n8 e+ I' P' D
* P' r4 R- K6 G+ m- _5 i& l; Q! A圖片解說:MTB的輪子可以克服約輪徑1/4長度的任何東西,但是撞擊時要小心應付。4 a: M+ P% C! v; a
2012-10-16 11:07 上傳
5 V7 F s, g9 V) {/ o下載附件 (13.67 KB)
# y, Q0 C7 w& J6 t+ O2 b+ D
1 e/ v( [- H$ M' u& Z
" f; P' o; [2 Q, t+ E& [! Z( }. n# V3 u5 ]! g a# @& V3 u
" z( W0 I% D6 z7 M$ P, F: D( }$ q
地面幫你煞車
- [. ^" a' n1 w: H( E" y0 o$ M( C
你撞上每個的障礙物都會降低你前進的動能。所以騎行在越粗糙的路面時,你就必須越使力踩踏。同理,當你在崎嶇下坡路段前進時,車子有可能會突然慢下來。
6 _6 W& P5 J3 k+ m, O
; Y* w4 e* h0 b: w) K4 [圖片解說:像亂石區(qū)這樣崎嶇的地形會把你的速度吃光光。) D+ P+ i% V1 j/ d6 r& l9 L7 Y
2012-10-16 11:07 上傳
: ?0 ?* S" b) b) M8 g7 V8 B i下載附件 (11.66 KB) |. l% h( X E
8 C& j7 w3 l8 W5 p1 S' Y
9 m) H# F% v1 m2 {8 C) R( q
" X' y3 C( J% E+ y8 U) C: s: T2 a2 L( {; A2 J
保持抓地力6 z, k% o/ S- Y' y# u
" i/ q5 V6 i) l$ D你的輪胎,在狀況良好的條件下,能提供令你驚訝的抓地力,但是先決條件是要有足夠的重量施加在輪胎上。不管任何外力施于輪胎,輪胎依然有附著在地面的能力,這就是抓地力。但是這些外力大于抓地力時,輪胎就會開始滑移。0 M: K4 m/ O! I2 a
% m) X) Y6 I3 H) X
路面的不同會大大地影響輪胎抓地力的表現。因此辨識路面土質狀況非常重要。下面敘述最強抓地力到最差的狀況:
; t; y& f) N( |) X( j5 O
! K! J# \- H' `! ?? 理想的狀況:微濕且札實的土質提供最佳的抓地力,這種土質容許胎塊緊緊地耙住地面。/ m6 }1 u9 k1 N1 ?& j0 c/ j" O K
! g& ?+ e+ A" r4 o? 札實干燥的土質與干燥的石頭:這類緊實的土壤或石頭路面提供輪胎橡膠良好的附著條件。但是要小心硬質路面常見的松土堆。
2 M- o& i# E# O+ U
8 D* W( a) U3 i; u? 松散的路面,松土或沙:松散的路面通常提供非常少量的抓地力,但是只要輪胎在過彎或是煞車時往地面耙,瞬時抓地力會大量涌現。這種特性讓松散路面不易掌握。! h( m+ d. C( S8 B( j$ {4 n. e
" S9 w& ~1 g/ T5 d? 碎石,殘礫路面:林道常有碎石像落葉般滿滿地覆蓋路面的狀況。這種碎石層跟松散路面一樣,幾乎沒有抓地力可言,只能勉力騎行通過。
- z) I& \+ C5 B" N2 W4 f- f* d# e: x- ^- \3 l
? 泥巴地:潮濕的黏土就像是肥皂。這種狀況下,你必須施壓讓輪胎向下貼近下方較硬的土層。覆蓋在地表的泥漿非?;?。遇上泥漿覆蓋的石塊與樹根路段時要更小心。- Q$ ?) k$ J% v+ B* w' M
$ x4 F* E" h4 H: Q? 砂礫:布滿砂礫路段是最不穩(wěn)定的路面。砂礫可比擬成陪林的滾珠,硬質地表上覆蓋一層薄薄的砂礫是最危險的組合。砂礫層較厚實的時候,你必須盡力讓輪胎往下貼緊地面才能取得抓地力。
$ a8 W E* f" {: I3 g, J [
+ y1 }9 V) W9 k; U! A% d% l" Q重心的運用 n8 v9 I0 S$ c1 ~5 a/ T6 ?# {
9 L: A( \. T# `1 x2 n. s2 W4 R所有騎乘登山車的挑戰(zhàn)都在于重力的平衡。當你的前輪撞上巖石的時候,你的身體是被向前拋的。再仔細研究點,你將了解你的車子被這個巖石阻擋下來的同時,你的身體其實仍在向前位移。身體位移力量過度時,你就等著發(fā)射吧!
: x/ P; `/ R) l1 J4 O
$ d+ q: H* p1 [騎車的時候,你必須不斷的預測車子何時會受到沖擊,并且提早做好準備。你必須采取能讓你的身體吸收沖擊的姿勢,否則你會時常嘗到車子越過平衡的臨界點的恐怖感覺。
0 a" C# U$ n8 T1 K8 Z/ z3 ?( J1 z! @0 B$ f5 r# y
圖形解說:你的身體跟車子是相互獨立的。當你的車子停下時,你的身體會繼續(xù)向前位移。
1 S M% U- I- k
2012-10-16 11:07 上傳, J- x+ h! e" p: u- Y
下載附件 (24.05 KB). @% Q- ~& \* P
, a! g ~3 j; q. N
- v8 O5 `, D( }6 f& J4 N) m; |- G; F9 J. ]3 q6 ]
0 y2 d: z- p! x/ U5 o% T2 w& H筆直地向障礙物撞上去吧0 a h* w9 l& m; H9 K& V# ?
) f$ |9 C# g# ^想象每一顆石頭都向你的前輪踹一下的感覺。有時候這一踹的力量可能非常巨大。障礙越大,踹的越大。當你障礙物直直的撞上你的前輪時,你與車子所有的質量會成一直線來對抗它。但是如果你用偏角去撞障礙物,它也會把你的輪子踹向旁邊-此時你不可能將車拉回原來的在線,你只能等著摔車,所以盡量保持正向地撞上障礙物。
l+ T& h, f6 [+ e* V- ^( |! s) G% {2 ?' m
路線越直越好
t1 u! w; C$ U& n9 Z8 \
) r+ U- x) h3 |3 U) y3 ?; T; `一旦碰上路面崎嶇的的區(qū)域,盡你所能的找出直線路徑通過。在越過亂石區(qū)域時轉向只會增加龍頭轉倒的機率,或是讓前輪卡入兩顆石頭間的縫隙。牢握車手,擺出正確的姿勢,身體放松,接著讓車子做好它該做的事。只要確認沿路上沒有障礙是大到你的輪子越不過去的。% B, ~* Y/ Y" k0 X1 h
; R/ w6 W' _6 M0 @實地演練:檢視路徑. {+ `$ @- X) a# P( o& B8 U
+ d3 r6 K- b0 b5 K0 C0 L! {
練習煞車滑下一段有些許障礙的路徑。把路線看成是一連串你可以輾過的斜坡、彎道及障礙所組成的。即使是最困難的路段里,也有比較輕松的區(qū)塊-在這些輕松的區(qū)塊里,你不用費力平衡也可以煞車,還有些區(qū)塊平坦到讓你可以猛烈過彎。, Y3 v% m) P8 _; v1 i( @3 U; Z
* o4 D9 q( R: v9 T. V* u以下的例子示范如何檢視挑戰(zhàn)性的路段:$ T) D* c0 H7 o) b
# }/ z; P2 M; D0 J$ h, B* Z0 ^
掃瞄路徑:發(fā)現這條路徑比平常窄小而且旁邊就是超陡的斜坡(你絕不會想在這里跌下去)。兩旁有大顆的石頭,路面上也有些浮出的石塊,還有兩組階梯。整段路線約20公尺長。
! I: w7 ]& Q# K1 \+ C( R4 Q% N; G+ T# |; y
2012-10-16 11:07 上傳" I1 x" [1 Z3 N4 J
下載附件 (54.53 KB)
0 m# @8 S4 l0 c, d n! E/ g8 |+ _ S& b; F5 o
* e4 X$ ~# F9 o1 }+ {. m- d
; V$ d; c3 ]& n- R# O% V
8 Z4 X9 `& G0 r7 n; K
現在只許看著你的路線;千萬不要去看那又陡又嚇人的邊坡。
# \- v. ^1 J8 E
" k- n) [6 d" G: O" |! v0 V
2012-10-16 11:07 上傳
# y e' L9 ^2 z& F; w下載附件 (28.86 KB)
, x E( m. I' D
$ C2 H0 ^. w; Y7 F$ S8 o, u9 m8 X9 H- }" K1 A' D7 i9 S3 N4 `% @2 o
. \6 y% j: K$ @5 Z" [
3 ^) L; q% ?. E. Y2 c B
掃瞄路線上可能的障礙,檢查一下是不是可以騎過或閃過每一個障礙,踏板或身體會不會障礙被卡到。# e3 M' W2 J" K' P% u; S
- P8 l5 i4 F! i- a& Q2 d
2012-10-16 11:07 上傳% w g0 w, c' T8 x3 F) A$ g
下載附件 (29.51 KB)
% |# h% n" n9 K" T: D& p" P4 F! Q- o8 A
0 N" N# l+ U, _# \* h) H
- k4 Q, |- i3 W' O* |* N6 d
! V: U; E5 E4 M# K3 N& q檢視你必須騎過的障礙:一組兩階的階梯,接著是一顆大石頭,再來又是一組三階的階梯。
* J- Z2 ?0 v! m8 m3 a1 z8 q5 w+ }2 x. n
2012-10-16 11:07 上傳, p* D) d8 M0 D$ _+ Z! t! i4 ^1 J
下載附件 (30.71 KB)
0 x1 @2 v$ R* g3 I( G* w9 H* c! H0 c9 o7 z' C5 d5 M0 P+ c$ @. x1 ~; n
8 [* z, U& P" k4 Q6 A/ ~
; s& B& \& q8 Z( T- s
8 b6 k' _9 i: k# K" k現在想著: 這條路徑只有斜坡跟路面凸起-你的車子將隨著地形到處上傾下斜,或是承受一些的沖擊。這也是唯一要你專注的事情,因為你得修改你的姿勢去配合地形,并且在必要時煞車。3 X" ]; T. u1 \3 T) ?" g$ b4 x8 ~9 U% y
" K4 ^, _/ F) y+ L4 A% i8 A" Z
2012-10-16 11:08 上傳
8 m: P* p" Z9 i/ x- m7 V下載附件 (20.55 KB)
7 `4 D) B* G% U0 N
# P5 Y3 _$ i, v+ W4 i) C
1 Z* T9 }; E! X" e. G2 z/ c! {$ k& N
9 B, C& G( {1 {6 T( Z' ~
' e* [. K) P5 u# D, S! r5 ]此時路線不再像一開始你看到的那么嚇人;拆解后,就只剩下兩短段階梯(斜坡)跟一個路面凸起。 核心技術:平衡
% O5 ]" _$ ~6 S7 O# @" H$ ~& i% T
* E; v+ c0 y, ~3 J0 H7 L要把登山車騎好,大原則是不論車子如何上傾下斜,或是撞上障礙后,都能保持平衡。如果你坐在坐墊上騎,然后撞上一顆大石頭,車子會把所有沖擊的能量傳送到你的屁股,就像被狠狠地踹了一下。所以說最好的避震器就是你的雙手與雙腳:沒有人會享受沖擊的力量傳到上半身的感覺。$ o7 ^, O) \' ]9 b8 l- Q
3 [2 G2 k. \1 d8 X/ b! {3 ]$ N單車調整
' l& Y/ H: c; x
& C0 l8 l& {% o5 Y! {! y2 f你需要尺寸適合你的單車來幫助你好好地平衡。以下有幾個簡單的方法幫助你選擇尺寸適合你的單車。
1 |; v) l/ M1 E7 ?8 X3 B" T
4 `8 I& |3 K+ _% c! N/ v9 S
2012-10-16 11:08 上傳
3 o. d1 F/ p2 V, V下載附件 (28.91 KB)
M. {' b5 J$ w0 K: s) O8 Q5 o5 m9 |/ J; S
0 K; G/ f% D) R2 |% D
6 H2 s& O% c- x) P
7 {1 C+ M2 @ W+ X, r( Z5 n& A坐墊高度( L: U+ W3 @' y8 n
+ U1 a: r7 A" _4 I9 A要知道這臺單車是不是你的尺寸,首先你必須調整坐墊到達”理想的位置”。這個位置能讓你將腿力利用殆盡。# }' ~7 V N3 r o- |+ S# }# i' h
# j* W( E! K* i. z/ |. |4 T? 坐上單車。坐姿正常。把腳跟放在踏板上。
D4 X; E% r$ L8 |? 你的腿完全伸直的情況下,腳后跟要能碰到踏板。如果你的腳跟碰到踏板時,你的腿還是曲著,這代表你坐的太低了。# W2 a3 K# x. m* g$ R7 Z3 K3 p
? 試騎個幾分鐘,確認你不需要甩動你的屁股才能踩動踏板。如果這個情況發(fā)生了,這表示你坐的太高了。
8 `2 k$ i% U& @& N2 y- H' f? 找到適當坐墊高度后,在座管上做記號。記住這個就是你理想的坐墊高度。, R4 @+ V1 a" {1 z& H
? 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離地太高,但你要試著適應它。騎登山車的時候,你的雙腳放下時是不需要碰地的。真的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把坐墊下降半吋到一寸,僅此而已,千萬不要降太多。; D k' Y3 ^" b
# s, L' h+ v+ @: P" x3 C2 P
1 m; V, R5 B+ I車身長度
7 Q* o. M$ u9 G5 ?8 T6 U: |! w
* f& I) y; r" \( [大原則是騎乘的時候不應該看得見前輪軸(或是前花鼓),因為車手把應該會擋住它。如果你看到前輪軸(前花鼓)出現在車手把前方,這臺車對你來說太小了;如果你看到前輪軸(前花鼓)出現在車手把后方,這臺車對你來說太大了。6 e5 N0 @/ f: x% ^ w
' k+ o: I0 t# I
正確的騎乘姿勢
, O, V1 v# e( y9 n? 坐在車上踩踏時,你必須讓你的手臂微曲,這樣你才能順利地轉向。) L& D& C! n T0 U S. N
? 手握把手時,拇指一定要擺在把手下方,就像握持網球拍的手勢。千萬不要把整只手歇在把手上,只要一個不預期的撞擊就能讓你的車子完全失控。
( O8 v( [5 U+ k: C$ U8 q$ W1 J' N3 R# T
2012-10-16 11:08 上傳
- p/ d/ d+ ~6 q下載附件 (16.93 KB)" P7 g' X4 ^) Q8 ^/ y5 y. `
1 N; _4 y% y( V* C1 J% @5 k# o
9 n b2 @# x. T6 N* G9 E
. F6 j: l) h, s1 `3 _# Z: L: Y; d* Y3 k, Z% p7 c/ ?2 R9 }$ W
站著騎1 Z3 B+ L# C7 Q7 R8 k/ O# t
5 Q B6 B& N( H# f! [只要地形開始崎嶇或是不穩(wěn)定,你必須讓屁股離開坐墊,站在踏板上騎。嚴格說來,屁股黏在坐墊上時是無法克服障礙的。! m6 A, t1 J% x
4 H) N1 _! A6 r0 p7 S* i. E
) K; |8 p9 G- U- u! Y
2012-10-16 11:08 上傳
& I/ L$ h6 g: U6 v' |' Q下載附件 (20.34 KB)
# ~2 K2 L1 V1 {' q% `. p2 `/ I* Z2 @
) D% C" _7 R8 L% a- T5 q# T, y% H7 I! Z; ]
! }" M4 Z( o" \7 E) X1 H7 u
圖片解說:身體重心置放在兩輪中間。將屁股移開坐墊,再把身體后移準備好迎接路面的沖擊。3 O' u8 O) E9 c1 I% N% e) G
3 z8 u3 x- M3 k6 U$ W
把你的心臟當成重心所在位置。你會想要盡力把心臟保持在穩(wěn)定的位置。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善用你的手跟腳,他們就是你的避震系統。他們能藉由吸收沖擊能量與反制車子的上下傾斜來幫助你盡可能地把重心保持穩(wěn)定。& Y7 t E8 C* E7 k3 Y( T
0 ?" i; @6 S9 `. D
現在想象有一條線從你的心臟垂直落到地面,這條線跟地面相接的點就是你身體重心投射在地面的位置。當你騎乘一輛尺寸適合你的單車時,這個點約略落在兩個輪胎接地點的中央。) `, I- {- J+ g6 n
( R% P9 `# d& z. v$ T盡量可能地保持這個點在兩輪中央或是稍微偏后。重心越向前偏,你發(fā)射的機率就越高。(這部分我們在下一章有關煞車的部份會說的更清楚)
h' d" H/ d0 o M& e# p7 Y! S
臥虎- D" u: i! C+ u% L
0 l! G7 W5 @" c! L$ H- L" m. S通過崎嶇路段時,放低身子能賦予你的手臂與腿更多彈性伸縮的空間。車子不只會撞上障礙物,還要下落差或隨地型上傾下斜。" H$ M8 [0 A( f4 \+ x7 h
$ S1 K2 l' f2 Z% ^) F" s你必須隨時跟地面保持接觸,若沒有任何力量施加在輪胎上時,車子是不可能轉向或煞車的。當你通過陡降或崎嶇的路段時,蹲伏在車上的姿勢是唯一能讓輪子保持貼地的方法。
& x. ^5 X. R/ f+ I. M9 I U; l' L$ A
2012-10-16 11:08 上傳
}; T) o1 P! W2 O6 r J下載附件 (54.24 KB): b! V6 {( o' {9 z( V
$ V) w5 r2 O% j8 k' f4 Q1 o m, t2 P0 Y7 ^$ f+ x% B
& }, z7 S, \/ I% Z% T. p" h圖片解說:下大落差的姿勢
8 N! h/ X0 u3 J" m' F* i) ]2 e0 |6 T* i# i! H( ^
實地演練:找出你的平衡點
! I2 W' B; a# k- p' f" t9 E$ ~ v9 r% j4 v0 P8 C- C9 _
? 找一個可以用中等速度騎個100公尺的平坦地面。
b. x4 R) k8 o/ L3 Q3 _ n# U? 加速到可以不用踩踏滑行50公尺。$ t- B( `: p( @! ~6 U
? 站在踏板上,確認前后踏板放在水平位置。
4 V# M; f$ D% S$ d? 試著讓屁股只浮在座墊上方約一吋:同時間雙腿是彎曲的。+ Z* M. R, I" T8 ~7 B0 Z
? 接下來將你的屁股向后方移動并彎曲手臂。上半身向車架趴下。你可以用大腿內側稍為夾住坐墊。: a! K+ D7 }" k; H
? 注意!視線保持向前;不要看你的手或是前輪。
6 F+ i" D6 S' n* Y; U5 F& H7 \
2012-10-16 11:08 上傳, s/ Y: U8 n6 s: f2 W' S7 ~
下載附件 (9.09 KB)
8 T$ ?. Z! q7 Q8 L, c1 g( j1 T1 Q) g7 I* s
J" S8 X' O0 e' z/ d! H$ \
" U6 e9 W) t+ R F% Q E( H
/ ]7 D4 |4 a* {* G
要怎么知道你已經平衡良好?
0 D2 j; q* r. u
5 Y- U- g# k. `: A, P" K# \6 e# m? 這時候你的手臂上應該幾乎感受不到壓力。如果你感覺到手掌壓著把手,哪就錯了;如果你覺得雙手將把手向上拉,那也是錯的。你必須完全平衡在雙腳上。
5 c# C, v) R8 n8 T/ p: g2 x$ j? 測試方法:用大腿兩側夾著坐墊,只用兩根手指勾住把手。接下來試試看將兩指松開放掉把手。1 U& Z. w9 j3 @; _% v
1 l v, i# y2 D2 ]0 y0 x接著探索你動作的極限
) z: j$ g! N, N# ~ x$ T% Z x
1 E c& A' I: b2 b% z% k, S _? 把上面的練習再做一次,盡可能地把身體趴低。你會發(fā)現姿勢較低時,比較容易找到平衡點。% k4 Q; ?$ W7 p
? 再來是過彎:蹲伏在車上的目的是車子上傾或下斜的時候,你可以輕易的伸展手臂與腿。但是將手臂彎曲的姿勢也讓你能隨時隨地過彎。
}# b3 i0 y& H! [. i2 b9 b) r& S: ]? 當你的手臂完全伸展時,轉向就變成不可能的任務了,因此要千萬注意,不要將把手當成單杠,把身體吊在把手上。: g2 G9 r( T- l" f
" M* l/ _" g( W# q
2012-10-16 11:08 上傳
5 ?, I5 i3 h1 ^下載附件 (19.86 KB)0 i; N6 G: t: T( B
8 r0 _) K( k) Y! p% _0 V- G* P; r4 J2 @
/ _9 w3 N0 r% ~1 b3 `圖形解說:單車會在很多不同的狀況下傾斜,但是你的重心必須保持穩(wěn)定。
' ?" v2 V6 V% \1 ], v( x0 d
7 q% N, n0 ^ m1 n( _實地演練:平衡下坡
) r* H* k& o) }/ l1 ?/ d* q1 i& C" J5 V! v
請先讀完「煞車」的章節(jié),因為騎乘下坡少不了煞車。$ y- s7 Y- `9 n. d
% i% U6 }: E4 Z/ ]! Y0 _' I? 找一個寬闊且坡度是由緩變陡的下坡,坡底要接回平地。
$ R/ K6 I( j2 \6 p+ H9 }. f. a? 上車。開始緩進下坡,記得前后踏板在同一水平線上。
/ G# ~/ Q+ W5 s% ?" z: b? 用煞車保持緩慢下降的速度。
8 U' ]( ]* i b+ u' r1 o2 h" C? 屁股離開坐墊并向后移,直到坐墊位于你的大腿內側之間,同時彎曲你的手臂,讓上半身盡量貼近車架。
% T+ b7 Z: }1 H+ Q? 向前看,視線拉遠到你可以完全煞停的地方。行車間要不斷掃描前方路況。 f4 l% K' x6 z8 U- ~) f
? 不要把整只手歇在把手上(除了危險,姿勢也會變成過度前移),也不要伸直手臂拉著把手(也是危險,且身體過度后移)。不論何時,手臂必須放松并保持彎曲。4 n4 I# W2 H1 k% S0 ?+ i7 u
! l* K6 r/ V* o; }9 {2 f5 D7 `
2012-10-16 11:08 上傳) y1 t2 G* G$ c/ ?- v
下載附件 (8.87 KB)
* }2 ]$ ^) m2 t
0 }8 _) l; D4 x1 ^* ]- G, H; P) _0 k3 r" n, `% a3 U
: n. ]4 K3 p3 X, w2 ^$ m- f
$ ]4 o! F2 r: e. A
身體如此貼近車子下坡可能讓你感到奇怪,但是這樣的姿勢能讓你保持手臂彎曲,轉向順利,并能吸收沖擊。: T$ i: u$ S% z3 y; Q
; ~4 w) G# B4 s% ]
實地演練:坡道過彎( R' m8 _/ J/ s' r8 y; ?
: O% r6 X& q6 _? 反復之前的練習,但是這次試著在坡道最陡的地方回旋曲折地前進??梢悦扛粑骞咧梅乓粋€石塊做成連續(xù)彎道。
# O; U5 C2 v; ]? 要隨時控制速度,不要讓坡道把你拉著走。1 J$ F. V$ \( F; \
? 如果你無法轉彎,原因就是你姿勢太過后移,手臂過度伸直以致于無法轉向。) N; |, t) D5 s% V2 o" Z4 P) |0 @# s
( k7 Q+ ]3 \ ]4 k實地演練:總結! h' O7 H; R* o9 ]
/ H: C) b+ O+ y! k( V8 G9 r
蹲伏的姿勢是練好騎乘技巧的基礎。這個姿勢可幫助你騎下大段差,讓手臂能大幅彈性伸縮,你才能克服車子因地形而上傾下斜,同時還能轉向。
x2 }% X L1 h& k3 i8 Q9 [7 ~% p/ h& p. o% |1 M9 y3 q& d
你要習慣身體離開坐墊的感覺,并體會在不失去平衡的前提,身體可以后移多少。身體趴的越低,你越能靠雙腳平衡,如此能更輕易克服難關。此技術可適用于非常崎嶇的路況,路面凸起,甚至是過彎時候。 核心技術:煞車6 h9 m4 I( ]- l$ L/ P- ~/ ^4 Q% Z
" P! j$ {0 B' M4 k9 }$ K% q騎登山車使用煞車的次數比騎其它類型的單車多上很多,常常要用到全部的煞車力道才能讓你維持在既定路線上。你必須知道你的煞車能多快將你停住,這樣你才知道何種速度下要施以多少的煞車力。: V: R9 {, R; p
" ^3 c% g u& o9 P/ j) M* _' ]
隨時準備煞車* m& f. W. u* S* b0 y$ r; p/ Y" j' M% K
+ S t3 @; J# v% h騎車時”一定”要保持至少一根手指在煞把上,才能隨時準備煞車。; k+ j, G5 N% _. B. p
把煞把的位置與間距調整到手指能落在煞把尾端的彎折處。上臂,手腕與手指成一直線。1 e9 ~! r3 ?. m v4 S4 V ]1 D& w
+ H$ ?2 p9 _8 s. Y4 {. r/ K& y2 Q
重心轉移
3 f4 U$ x I( x0 h2 b: O
1 w2 t B0 S+ h5 N# `還記得上一章「平衡」有提到,你的重心由上到下投射在地面上的點落在兩輪中間。4 X& }! A* ]* b
" F) t% P0 j- c' V ?圖片解說:越用力煞車或撞上東西,你的身體越被重力(譯注:此處用”慣性”較為妥當)往前拉引。
d. X5 z: [1 }) ~. G
2012-10-16 11:08 上傳
) x. r# y- ~& H, r' r下載附件 (10.65 KB)
1 w( b6 F" H! d" X- t" ?' e& t) u8 Z8 x
7 h* a7 H- h8 ^) k+ |" p1 @
; C* T" G9 \% g* T/ a; x3 [. W- g" C) ^( V: p
拉動煞車時,由你心臟投射出來的這條線會向前移-就一根像綁著紡錘的繩子。如果這條線投射到地面的點超過前輪的接地點,你的身體會被向前拉引接著發(fā)射出去。用力煞車就好比撞上一顆大石頭-煞車力道太大會導致你的重心被向前拋,越過你能保持平衡的臨界點。% z0 l: F$ P+ H6 G& O
% ?# H2 e% X# `2 d8 U
圖片解說:煞車跟撞擊障礙物是相同的,你的重心必須保持在前輪接地點的后方。# i4 X% x _1 |4 x# p# S& i
2012-10-16 11:08 上傳
( v" h: ]% J: A# q' I下載附件 (16.65 KB)
5 X6 J3 i5 S) ^ `! X- {9 l
6 T) |% T7 p+ Z0 ^
% E6 `9 h8 a% i o% c c
& c- t* C; S0 r* ~, ? C+ G0 D! g3 u1 g
這個重心平衡點的位移對煞車有巨大的影響,當你所有的重量都集中在前輪時,后輪會變得毫無抓地力可言,沒有抓地力就沒有煞停力量。要有重量加持,你的輪胎才會咬住地面并將你停下來;沒有重量的幫助,后輪就直接打滑了。5 U1 b. u3 Y) J" |& _' K
' P! r2 {7 G& d6 p+ `
煞車的平衡7 U! D$ X1 ] N; t" u# ]7 D
# R3 y8 R; u; w, \ b平衡你的煞車意指使用恰當的力量來降低車行速度,并且不至于讓輪子停止轉動或造成車子打滑。由于煞車時會引發(fā)重心從后方轉移到前方,所以前輪,相較于后輪,需要更多的力量來將減速,煞車的平衡須隨著煞車的力道與下坡路段的坡度來調整。
+ _4 i. U, M {; _9 d% o$ G9 o. j9 Z# u7 q
在平坦的路段騎乘時,前后煞車力道的配置應為前輪70%,后輪30%。但是緊急狀況下,一旦煞車力道增強時,這個比例應該調整到前輪100%,后輪0%。- O9 E- ^1 Q3 t) Z" [4 W6 A5 Q) w
7 d4 L' m1 I9 @ X
2012-10-16 11:08 上傳8 f4 P, e5 y9 V, Y R4 C4 q4 b
下載附件 (20.15 KB)
) u# v1 A. B. }* X
( _# D: ~' ?8 J6 H, ~
' J& ?! L; e" [$ k: L7 a5 Y5 A" J3 q. ]
% K# F2 v1 a+ o0 {) w' z錯誤觀念:有些人認為下坡時用后煞是比較安全的,這是個完全錯誤的觀念,在下坡時只使用后煞車是停不下來的。有些極端的路段是不可能煞車的,如果減速太過突然或是坡太陡,重心轉移會變成完全水平。這時候前輪無任何外力下壓,完全沒有抓地力能把你停下來,你只能滑下去。剛開始騎登山車的人,要避免讓自己陷入這種困境。要跳脫這個困境唯一的方法是,讓車子繼續(xù)滑行直到你碰到讓你找回抓地力的點,不過上述的方法已經是高階的騎乘技術了。
6 |# V2 o8 \6 ~. c
3 q( f+ ?( J# i0 w @煞車姿勢# p H |+ a' }8 }- p
- t h. {, t% m1 H' E
用超出尋常力道煞車的感覺就像是撞上一個障礙物。屁股離開坐墊并向后移,上半身壓低靠向車架,雙臂彎曲保持彈性以吸收沖擊的力量。. H+ n5 S9 t8 }* a6 }! z
" \9 j, j, M4 f$ N! j8 H. L煞車時機
" @( p' N( s; I* `7 N5 [; ?5 y* D# ~# Z% X4 \. f
下一階階梯或是越過任何種類的障礙都需要暫時放開煞車一下-足以越過障礙的那一下子就夠了。障礙帶來的沖擊再加上煞車帶來的沖擊鐵定讓你吃不消。所以當你車子下傾過階梯時,一定要釋放煞車以免你的重心過度向前拋移。
* z5 U$ ] a% i
+ |7 }; A5 u7 r! q8 g# R8 _5 k
2012-10-16 11:08 上傳
1 F ~2 Z1 W) t8 ^下載附件 (11.57 KB) ~0 B8 ^0 J3 v$ D/ R. l: D
$ L, d6 H7 ^8 m/ d" W% Z
+ ~& z- _. o, n( o5 ?
) h! W5 M2 h C4 n! ^# l+ f1 x, e圖片說明:煞車會讓沖擊的能量上升
2 O& x- l6 h# @' F* i4 q6 g8 O! N' u X5 g
實地演練:注意!
! A; t# e* D+ q: v* ^4 v: J9 T$ p$ i3 Y: z; w- j
以下所有的練習可以在你出去騎車的任何時間演練,先由有鋪裝平坦的路徑開始練習,反復演練到你有能力到其它地形練習為止。由鋪裝地面一直練習到硬質土、松質土、泥巴地形、再到砂礫地面(最危險的)。你的目標是逐漸加強煞車力道,并在最短的距離把車煞住,同時又不打滑。
1 m' G: W1 r4 h; w9 w. Q6 v2 b2 `0 D; J$ a `
實地演練:探索你的煞車
; Q m) P! i: u) H8 F, h/ s3 W1 J. Y1 t( T: I# k" ~% p0 k; X. m
? 找一塊能用中等速度騎個100公尺的平地。+ n% b+ _% N7 o0 e! I
? 在地上做個記號用來做煞車的定位點。
( O" i/ h& r; I3 l? 用中等速度向那個記號騎過去。5 x9 E* ]) I3 l) Q
? 身體擺成安全姿勢,稍稍離開坐墊,兩腳穩(wěn)穩(wěn)踩在踏板上,曲柄與地面保持水平。(如果你的曲柄沒有保持水平,煞車時你的車會自動轉向)
. t$ S' N* G! n9 ]? 把上半身稍微后移,準備煞車。要注意,先移動屁股,再將身子趴低同時稍稍推一下把手,但是千萬不要把雙臂完全伸直-因為你還需要準備好迎接煞車帶來的沖擊力。
/ k7 E7 w+ M& m/ e: y? 煞車。
. f/ m! X9 l. b3 d/ o e- \? 直線煞車,煞車時不要嘗試轉彎。前煞力道多于后煞力道。手指不要黏在煞把上,漸進地練習,重復這個演練并慢慢加強煞車力道。" G I3 O+ H, @# M. N
如果輪胎打滑,那就是打滑的那個輪胎沒有足夠的下壓力。煞車越用力后輪的下壓力越少,打滑的機率越高。
* A" @7 S0 F' o0 x2 S7 n$ V: }8 y? 完全煞停后,查看一下距離煞車點有多遠。
* K+ p& \. A& H% K. W4 p! S9 d? 反復上述的練習直到你已經習慣用力煞車而且輪胎也不再打滑。. ^8 z6 |. }% \- q+ y4 O0 U) U
% }5 i! T b2 O' e3 K
注意:不要雙手打直且將全身重量掛在把手上。這個姿勢會使前輪失去下壓力導致煞車所需的抓地力不足。下場一定是輪胎打滑。
# l3 K0 V8 V9 P& ~, a- y( Y2 F d& S4 W4 g0 O7 P; Q
注意:前輪打滑時,馬上釋放前煞。
2 G3 G8 |5 r9 ]& Q8 V/ d% z: c! d" R k) f. P4 S' P
實地演練:克服后輪打滑! A2 q: B6 F0 x( M" ~4 s( C
# w1 N" M+ t; [- L' F6 w* R
重復上述練習,但是只能使用前煞車。你會發(fā)現這樣的煞車距離跟同時使用前后煞車相去不遠。這個練習具體呈現出大部分的煞車制動力落在前輪。再來試著引用后煞,力道只要一點,一點點就好。如果你的后輪又打滑,那就是你的后煞力道太強了。+ p# e7 V ~5 d- R4 O/ E. d E
* m& e8 f8 S; i! _; s3 M4 s* O
實地演練:陡坡減速% q/ S" U8 t* a; i ~ d
$ {3 }+ ^% x3 g7 R c, k- U% } A? 找一個地面平坦干燥且有鋪裝的坡。. f% I. @ n4 i6 F* P
? 加速到中段速度。
( {) {% }/ Y" q. m% t( N( t5 K$ v! [? 采身體離開坐墊的平衡姿勢。(請參考上一章的實地演練)
$ f Q" {# E! U- B$ c% S? 漸進地引用煞車將速度降到步行速度。4 u @' Z2 c/ \# _5 o
? 在坡道中,輪胎打滑的可能性更高,所以后煞請小心輕用。
; M8 ~2 R0 u& ]7 i
1 x' a1 Q/ }! p1 T& N提高速度重復這個演練。試著在坡道最陡的路段把車子完全停下。再試著定竿一秒(這時候看著前方,不要看著車子),再來釋放煞車繼續(xù)前進。$ O2 J0 i" v! f. a) H& C* i
X$ s" W" b G- M+ \* \
演練總結
" c3 Q( A" f+ j1 _- y3 G2 _: e8 s5 X q* |9 \( L
要做到煞車不滑胎才能持續(xù)操控你的車子。透過這個章節(jié),你已經了解要如何平衡前后煞車,如何避免輪胎打滑。平衡的煞車在接下來要介紹的許多特殊的騎乘狀況中,都扮演著吃重的角色?,F在你也知道如何克服重心轉移的影響,這代表著你已經準備好面對更多樣的障礙了。記住,騎在陡下的林道上時,你需要的煞車技巧跟上面所解說是完全相同的。 + e! b' q% c# |' G7 p
核心技術:轉向: E( ?. k, q$ h% l6 y- P1 T+ A
8 O+ |% p3 g4 h+ ^( b
轉向看起來很簡單,從你學會騎車后首先會的就是它。然而,在很死的彎或在高速過彎時,只靠你以往會的技術是不夠的。在登山車活動你需要精進你的轉向技巧才能在狹窄的林道舒適且安全地騎乘。
& Q' s6 K, |" H9 C5 X( E+ U' |! V* S6 Y. { K
進彎要訣
7 A7 |' D" v$ ?: N1 E" K q6 L; g1 F
腳踏車要轉彎不只是把你的車手把轉動到彎道方向,身體也必須要傾向彎道內側來過彎。
4 n8 v9 H3 ^; G6 ?- q0 G. z b1 A
+ W" C2 ^% z- r7 k
2012-10-16 11:08 上傳
, L( Y V3 ^* ]) ~2 r: R5 M下載附件 (11.89 KB)2 n8 Y; L+ ]* h
; d/ _" h0 q/ w1 z' b; S% b$ ?# C' H6 I
' \, @7 l9 B* C6 {5 G+ a" \$ x% h7 Y/ {
* R( C& J( u7 x' k身體向彎道內側傾斜是很自然的動作,但你必須熟練這個技巧才能在發(fā)夾彎或高速過彎時派上用場。3 `1 J0 K1 E% o0 A3 r
6 g. \6 J: Z* d; N f9 [
2012-10-16 11:08 上傳
6 Q2 H# ^+ e5 d下載附件 (34.55 KB)
0 \& E* u# w8 _, Z- n& M6 N
% K. ]! d0 b# O( I2 ^* v
5 H4 b2 Y" ], }- j
]: D5 r3 i1 r6 a0 G' _$ Z' S圖片解說:試著信任你輪胎的抓地力 照片:Shaun Horrocks. T; z- l% g3 }( t: R3 i6 d: o" N' |
% A2 L7 L# ]- U( H+ P/ d4 X還記得在講解煞車章節(jié),我們提到重心在你的心臟部位延伸出來一條線的概念嗎?在轉彎時這個概念依然適用,但在這邊重量分布就不能脫離前后輪接地點的聯機上。
5 E2 @: F( h8 T8 Q5 m P( u
7 J3 O2 L, N; w; l6 v( o2 M' o急轉彎會因為前輪側面對地面的摩擦力而產生類似煞車的效果,與急煞車時相同,急轉彎需要你壓低姿勢,讓你有更多空間去調整轉向程度與控制傾斜角度,你騎得越快,姿勢就要越低。
l& F7 U4 S- L; _: j+ I# N8 B3 L
& p9 c$ v% W1 a$ a& t4 C/ Q3 [$ o1 T
2012-10-16 11:08 上傳
% H6 U8 J! B2 o1 w" W, U下載附件 (9.73 KB) j( s1 ]4 M4 t! E1 t+ i3 Q3 m
( w: v& V1 W% n" ~0 w! L7 m! A' _' L0 k" W m, r
/ D7 n4 l4 m$ D. @圖片解說: 身體若不向內傾斜是無法順利過彎的4 O7 v5 `. i b* U) F2 i) C8 k p$ U% }
5 ^6 ^7 g7 n& X2 p/ L
看著你要去的方向
9 \+ z4 ^- G& Z! ?6 t5 i9 V- Q2 Y. X; O
你的視線方向決定你轉彎的方向,所以盡量看得越遠越好,并且視線專注在彎道的內側,讓你的上身都面向那個方向,把你的頭、肩膀與身體都面對彎道的內側。0 D7 T) f# L6 R3 Z. t# {/ m( k) D
. s r$ q. g) @0 ^1 j4 B% P
2012-10-16 11:08 上傳# D% E3 F: v& v+ r( c
下載附件 (10.39 KB), X# ?0 @$ P- m4 j
0 Z. Y, |) y2 ^ P( _. q ~+ u* n. p
! w3 J# {6 c, ]2 V. P. [
* Z- @5 v5 y+ I- @4 H/ n% |0 y4 ]- j切進彎道
; J, v% w2 O# P5 L: l2 e; V( F; U L# H4 x
身體稍微離開座墊,并把重量放在彎道外側腳上。屁股離開座墊可以幫助吸收地形的崎嶇(你的腿跟手臂是最好的避震器),轉彎時需要精準的平衡,所以你不希望身體還留在座墊上而受到地形變化的影響。
% k0 M6 R U& ]1 |' ~3 m$ ]+ M" h: u3 ^
把外側腳放低能提高輪胎的抓地力,身體整體的重心也較低一些,也較容易抓到平衡點,而同時內側腳也因而抬高,避免踏板去卡到地形的突出物。 F& o1 J6 {) Q
Q4 y! \2 C. H) i' N) T* T% ]
2012-10-16 11:08 上傳. W _ a4 v( e5 p% X" y6 t1 d- G* E
下載附件 (12.6 KB)
0 g7 w: [. s+ ?4 t' M0 Y; U- Z* y0 K6 `9 q, H+ v A8 U1 s
2 j( H6 `7 g- @! a3 v$ p) S
$ j$ g1 D, A! g5 e3 j. i7 M' X5 K
圖片解說: 在路面崎嶇的彎道上,記得讓身體有更大的空間去吸收路面的障礙,不要把內側腳放在下面
" o3 x) }; I/ c/ ~; g2 [$ l( D8 h* H/ }+ ]* e6 u0 w8 W% r4 n- M
轉向會讓你減速
( N1 Y7 ?+ y9 Q: z; f+ |! q! L, Q2 `6 R- x0 _4 ~. j
轉彎越急,前輪受到的阻力就會越大,你不只要面向彎道,還要預期會有跟煞車類似的力道把你向前拋,所以在轉向時,前述章節(jié)提過的平衡的蹲伏姿態(tài)是重點。
- E5 I$ y% ?+ X2 \$ L
) `7 E+ m! c1 c" H實地演練:轉彎. I; ^5 K/ C y7 N K
6 [& x0 {8 M$ X- k+ X/ X4 r6 f? 找一塊無人平坦的柏油路面,兩邊有人行道的路緣,約10公尺寬確認地面是干凈可提供抓地力的(不要有石礫、樹葉或青苔)。我們要在這邊練習在路面寬度內做180度轉彎。
1 r$ _$ T1 h, U? 找一邊的路緣靠近它騎行,在此假設找右邊好了。
) ?! v" _5 [7 b9 N9 z9 f? 把你的右腳放低(曲柄是垂直的)并且稍微把你的屁股離開座墊。7 Z- G( L0 e4 w. ^
? 看著左邊的路緣,把你的頭跟肩膀都轉向那個方向,你自然就會朝左邊轉過去。0 M4 E. J# ~9 ]! r, ~" U/ B# j
? 把彎道內側的車手把壓低(在此例中是左邊),你在高速或急轉彎時就需要壓低車手把才能順利過彎。
& D8 T3 _- D6 u9 U% h# y? 當你通過道路中心時,把視線移離左邊的路緣,并看著道路的中央。如果你看著路緣你就會撞上去,還記得”看著你要去的地方,而不是你要閃開的地方”這個要訣吧!
8 F: X( S& _( C8 A5 K' H? 成功了嗎?現在練習另外一邊,從左邊開始。7 K; @) F7 ^& v/ T1 Y' u5 Z
? 大多數人在某一邊的表現會比較好,通常左轉是比較容易的。; s/ L6 x# k( Z) g0 l- s0 \
? 當你學會在兩邊都能成功過彎后,朝另外一邊的路緣靠近兩公尺,再試試看以相同速度過彎,現在彎道的半徑更小更急,你需要更純熟的技巧才能成功。
1 J; S: m8 h& a% I? 持續(xù)練習直到你能在兩公尺內完成180度的左右轉彎。' o6 F- b v- c: X, Z
? 接著練習較大的轉彎半徑,但過彎速度更快,并加強練習到過彎半徑越小越好。
7 l1 R9 Q ] R) h# j
* C8 K8 l/ e9 F! ^; p/ Z* _
2012-10-16 11:08 上傳
; t( o8 H8 T4 ]( f( _3 @- E3 X% n下載附件 (114.7 KB)
`" W6 J7 l- a f' T& b: n- p5 G6 C1 |. i! {# e; H2 T
' G3 g- a4 [! p* m
* z; j0 [( x4 n M: q( Q, {0 p急轉彎連續(xù)動作 照片:Shaun Horrocks3 G9 M0 S r! [- \5 y
8 h: ^8 |5 d; C4 W注意: 如果你在過彎傾斜時拉煞車,那車子就會往外打滑,要盡量避免前輪打滑,所以在過彎時不要使用前煞車,你可以利用后煞車稍微調整你的速度,越快或越急的彎道,就越不能在過彎過程中煞車。6 K8 G- O0 O* C- s d) m' Z" Y
- X6 ]" d1 w4 ? s3 R# {
演練總結:
) }3 f9 V* L2 q; S+ C( i; e2 n, B0 l& C2 r6 p1 b& F, t' }( V
現在你應該熟練如何進彎,視線應該放在哪里,以及過彎的姿勢與技巧。并且要學會速度的控制,煞車要在進彎前,不要在過彎傾斜時煞車。
核心技術:踩踏2 U9 |; y6 T3 D: w
9 v6 k$ A7 \# [! t2 R5 f! l踩踏并不只是擺動你的雙腿,而是讓你的力氣能在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也是妥善運用正確檔位來克服地形或征服陡坡的技巧。
: D' I: M7 j$ _4 b- z* m R0 u- h8 Z' u1 }
2012-10-16 11:08 上傳, H+ s& O* [( R3 K
下載附件 (43.34 KB)/ n- B# k6 j! D( m2 i
' \, n5 F4 B: Q7 H& G5 N3 S5 a
: ^; R- n. w' w& }, y9 J' |
+ j8 R4 g$ G8 @" {8 Q) p$ i7 I$ x+ K( M1 Q7 M+ z5 {6 m$ z
檔位9 z* w T7 c8 E# ?; ]
$ n6 I' q. E! U7 ~+ e腳踏車的變速功能能幫助你以固定的力量輸出爬上不同坡度的陡坡。一般的登山車的大盤有三速,后飛輪有九速。理論上一共有27種組合,但有些文件位之間是重迭的。例如,30齒的前齒盤對上15齒的后飛輪(比例1:2)是等效于36齒的前齒盤驅動18齒的后飛輪,此時踩踏一圈均會帶動后輪兩圈。4 v+ x2 E$ W, Z$ g! H0 [8 @ }
& R& O! n; { B& o- P# s3 I
維持鏈條排列( b& j$ D! ~. c) U* o
& N' u( w) u! Q; W6 E/ n ?為了使檔位效用維持在最佳化,前齒盤與后飛輪的檔位選擇必須盡量使鏈條維持直線狀態(tài)。鏈條僅能在一定范圍內保持彈性,若不當使用會快速磨耗,尤其潮濕與泥巴環(huán)境下對鏈條磨損更是指數性成長。
% w* @% t9 V0 @' i! F+ T% S: E I2 m; _) [4 v
基本原則:
5 k, c6 p" G, L8 w$ ^3 U* B( x7 G# B4 {前大盤驅動4個最小的飛輪
- a4 ]4 _( U2 s R. ^3 c' W前中盤驅動最大與最小飛輪以外的所有飛輪檔位5 k/ X! B6 c7 u; P& {# T1 Z8 e
前小盤驅動4個最大的飛輪: T' [) m: H7 z5 i; R! A
* M) k0 a) @4 c% {7 Q0 e
保持踩踏) m) M! `; b% z. D( k( z8 t9 } j
% P' _/ H; x. n; P7 j& x
林道騎乘的正確檔位使用是維持相同的踩踏力道強度,不論你面對是多陡的坡道,你的踩踏出力不應該受到坡度影響。(不過在非常陡的坡還是免不了啦?。┠惚仨毻咨频刈兯僖跃S持踩踏力道在你適合的出力區(qū),面對陡坡時變輕檔位;在平路或下坡路段則變重檔位,直到踩踏施力在你的出力區(qū)。5 E/ u/ e2 E9 a. R+ g( a) ^
$ S U0 `5 P' t$ p5 ~3 P+ `( U, [9 A g8 G8 K
你會感覺到需要些微的出力,如檔位太輕,你的踩踏力量大多只是在轉動你的雙腿,而非推進車子的力道。
2 v: p* ^( L2 N; v) `
! l7 A" ~# O, U8 B" Z6 ^/ _離開座墊以增加踩踏力道, U8 P- t4 f* b7 s
$ f7 K: @; q, s7 V) t. m站立踩踏時,你是用全身的體重去踩踏,因而增加踩踏力道。但是此時你也會用到上半身的力量,整體來說是大幅提高身體的出力負荷。在長上坡很難一直維持站立踩踏,即使是在爬非常陡的坡,坐著踩還是比較輕松。
t# P! l7 @4 X
( ^" B* i7 k$ n- l然而,偶爾有幾秒的時間離開座墊,以你的體重去驅動較重的檔位,這樣可讓你的腿能稍做伸展與放松。1 n3 X: i; P d: o) ~
# h7 w5 d3 h! ?! g7 Z! [+ K0 i
額外出力
2 c7 z$ e V% k' ^6 O- S* j4 B! ?( f! a- g& h0 T& x
許多況狀會需要額外的踩踏力道,在一小段時間內你必須特別出力以越過你沒預料到的地形障礙。如果你在上坡時已經很用力地踩,那你大概就沒有多余的力氣來應付地形變化,或許是一兩階的臺階,或是特別惡劣的路面需要加速通過的。
/ o% p: K! `& t
3 ~7 V2 R/ t( h范例:一個常見的錯誤是想在下坡時變重檔位,以加速通過前方的陡坡,但結果是因為檔位太重踩不動而卡在上坡過程中。
7 c. D \( s6 P6 ^" A. L" ?' D! K. T: n9 t2 n8 ~' Z
持續(xù)變換檔位
0 z2 G- l+ ^& c; Q2 K" ~
: n9 d: ~" G0 A9 S你必須持續(xù)轉換檔位來適合你的踩踏強度,在技術性的林道路段,你可能需要每10秒就變換檔位一次。
C3 ^+ }3 j3 a$ e) _在看到前方有障礙或是路面會減緩你的速度,或許是突然出現的上坡、幾塊石頭或是很死的轉彎,你就要先變速到較輕的檔位才能輕易的踩踏通過。' z4 K- l5 B& {$ }/ b/ p, w
/ `- _! V8 ?- H V
訣竅:文件位數字標示均是由右到左增加。+ t" E8 a# l' [7 U
前面最右邊的齒盤 1 是最大的齒盤(位于最右邊) – 3 是最小的齒盤(位于最左邊)
; C; F1 f- ^- {. ^7 X前面最右邊的飛輪 1 是最小的飛輪(位于最右邊) – 9 是最大的飛輪(位于最左邊)' Z# \3 N7 S! @9 V$ e: L! F
你必須維持踩踏時再變速。
2 g* r. U' V. X+ s! f$ b; q' h5 \+ \4 q3 q6 W" ^. g
圖片解說:檔位變換
/ }0 c3 s1 y4 A. T* a
2012-10-16 11:08 上傳
9 w, U; z k8 N4 R下載附件 (11.78 KB)
! d, w0 t5 f% M. z
) l* d! L7 e2 a& u0 \ V ?. I+ T: h4 ?5 q
3 P% T/ J$ o3 j
; ?3 e! C0 ]' o實地演練:鏈條位置% {5 } k; C: d1 Z, ~
l3 \3 o+ S( K+ G, ]由于需要在騎乘中檢視鏈條位置,因此你必須找一塊有足夠空間且無人的平坦空地。; r8 |5 ^& ]! o# l% q
( }7 d& w k, D# H/ W+ d' n, y8 x
切換到最輕檔位(3x9)
# `% n/ x( S" ?% M0 v2 Q開始前進并快速地切換后變檔位,從9>8>7>6
6 \8 g7 p2 U7 v% ^再來變前變 3>2
1 u+ W2 }/ c' E6 c8 k! d: n' s踩踏感覺會明顯變重,所以后變再回兩個檔位6>7>8
& G% R. \7 b# j9 B: d現在你已經學會輕文件位的正確位置,你可以加點速度,將后變文件位加重 8>7>6>>4>3>2
* v: F8 q$ u0 Y* x$ @/ P( ?: O: A再來前變也變重 2>1) r! Y3 ?2 X9 n/ _# e+ O, T
將后變減輕兩檔 2>3>4
% D; Q4 G0 I& S7 H* I3 m. X現在你可以結束變檔循環(huán),將后變降至 4>3>2>1: W% q( z+ l6 e/ A
1 @4 \0 e. Q" S2 p
開始將速度減慢,并且以反方向練習變檔:前變1至3與后變1至9
' J5 R o/ m+ w! \ d: I3 ]你要練習到能在200公尺內循環(huán)變速一輪。+ ^4 g- n* T( f1 g7 y" z! K8 {
, W9 N* _7 b& b& v' N/ J
實地演練2 – 預先變速
, I/ k' ^* C0 u/ z! i1 g( P5 m5 V3 Q+ n/ g6 ?9 i
找一條能提供一些動量并且以一個上坡作為終點的路徑,加速至能變低檔位的速度,前大盤與小飛輪(1x3),當你遇到上坡時,開始變速以維持相當的踩踏出力保持前進,這個練習可以讓你更快找到適合的檔位,當你覺得踩踏力道適合你的腿力時便停止變速。% `7 _1 L: J$ G6 r+ x3 q
/ R1 H; T" h1 i( y
如果沒有斜坡可供練習,找一個遠方的定點,從原地開始加速直到你接近到最大檔位(1x1/2/3),開始減速,并且持續(xù)變速與煞車,你要練習到在定點處能變至最輕檔位(3x6/7/8)。 上下坡技巧
. y, X* {$ ]- u( f0 w- r4 A o9 l4 ]7 s- L$ Q! T0 G" X K
登山車可以爬上30%的上坡,并且騎下45%甚至更陡的下坡,僅受限于輪胎的抓地力。0 K6 Z$ a! X8 ~# q& m, X& Q
0 j9 v8 \- S# |* V8 ?
長上坡8 _0 i% j* i8 Z* A- D2 [
6 Q! {+ N6 L( x6 y( L6 W" p調整你的騎乘姿勢可以讓爬長坡變得更容易
, T$ a8 ]& z; p! t- T V4 z) z+ T
1 L: M+ o3 ], q0 L# C- L! j? 當坡度變陡時,彎曲你的手臂并且坐得更靠近座墊前端,這個姿勢能讓踩踏最易于出力,同時也能幫助平衡。8 \8 Z7 D1 N! Q. J' |) Y! @7 {
? 試著讓你的上半身盡可能的不要出力,避免在出力過程拉動把手。在爬坡時你的最佳姿勢應該是讓你的手臂不需出力,甚至可以只用你的指尖去操縱方向。: g' R* W1 y' l0 T9 e
/ K5 j) O' Q( ~4 ]* U& Y圖片解說:正確坐姿踩踏示意圖
* ?9 [$ Y% }* p# G
2012-10-16 11:08 上傳: h/ \3 f9 X+ F6 i7 b' x# q
下載附件 (14.92 KB), V& x; R: y5 W( r: f
" ?. M" W; Q5 S' W) |% q
: |% K; h- A O. ]% x% |
8 U% a2 w; i ], P1 y: p. r& i" ^- a
3 x* f0 Z& J) Z, n! R2 G, x9 o0 K上坡技巧:陡上坡起步
- B3 |5 A) S% x: N3 u% A1 {. E0 o# t4 w" ~2 a' N- g- A( d$ ~
大家應該常常會在陡坡中間要上車時覺得很困難吧?你應該學會要怎么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騎乘。9 t4 [: H l- I5 U- E; r1 H: q* t1 u
0 w" H6 H4 E# Y% G' g9 ?8 G: l
檔位要先設輕 (前小盤 – 后大飛輪,3x9/8/7)2 [8 R4 H$ k+ F# f5 {* _
7 w! B2 z$ ~+ C) e' F( T
你可以站立在座墊前方或坐在上面,但車身的角度必須保持直立。. P. ^; G$ R: T
. p3 C5 }5 L$ |* e9 L0 l# j9 B
? 你的習慣起步那端的踏板應設在10點鐘方向
$ D2 U7 j$ l0 v? 身體向前傾,手臂彎曲且胸部下壓,防止車身在你起步時往上浮5 ?8 [1 u1 Q+ C7 R8 H
? 第一步的力道必須能提供足夠的動量讓你能快速地踩上另一只腳,并且要準備好在前兩三次踩踏會略為失去平衡
# M/ J$ g( x! x. D: W( q? 視線向前看著要到達的點 – 只要你向前看且保持踩踏,你就會逐漸往視線方向前進。不要死盯著你的前輪,不然你就會往他的方向走,而不是往你要去的方向。
+ d& A! U( @" ^8 Y! J* U9 G- T? 加快踩踏速度以提供足夠的動量與平衡
) H! {1 Y: u7 p# t/ L/ `: x? 保持你的踩踏頻率直到通過這個地形
+ @9 d, E& H5 o1 y: h$ z: Z7 e" l& O( O8 z. A% ?
陡坡騎乘技巧
4 t i, b# b9 R6 T$ h& a5 F! L6 E6 V
? 保持低重心,讓你的上身維持在壓低與向前的姿態(tài)2 V7 k& S/ s, Y# G# }; \; O# ]; \
? 在一般陡度的上坡保持坐在座墊上踩踏0 e! o0 i3 H9 |# D6 m
? 將手臂貼近你的身體
8 e* g; P2 U% S? 向前看并專注在你要去的點,保持視線向前,千萬不要看著你的輪子,即使你已經快失去平衡了
" ^- _" ~9 p; W2 F. R2 P6 j* \" J? 試著踩得更快一些以維持動量
7 j1 s& g- A( x% m! D+ p? 調適你的出力與踩踏頻率讓你能爬完整段上坡
1 G/ H8 J: @: Y* ?( E* l6 f
' i" [7 W: _1 ?% f夭壽陡的坡
/ L; A b) O8 u i6 ]) F7 P! Z+ z; C
爬極端的陡坡可說是在保持平衡與輪胎抓地力之間的邊界搏斗:前傾太多會讓你失去抓地力,后輪只是在原地空轉;重心太偏后,前輪又會舉起。
/ p2 k+ F% v3 A) k# K) E. ^& x7 w
. Z: K2 x) g: c% A( m? 在遇到太陡的坡時,屁股要離開座墊踩踏,但跟座墊的尖端維持著若即若離的狀態(tài)
4 X5 z/ S+ G8 d3 h0 Z? 將你的胸部壓低到靠近把手,彎曲的手臂要貼近身體
( X8 B& V6 t. l* h2 i4 c8 D& k? 同樣專注在你要去的方向- b: G1 }- ] A5 o
? 不要嘗試拉起你的前輪來通過地形上的障礙,這會讓你失去平衡。就放著給它”告”過去,如果這個障礙太大,那就用你的身體調整重心來克服它,而不試用手臂的力量去拉前輪8 g3 u0 u" L" ^, Y# W9 J
$ ?0 r3 |! O2 o0 ?
注意:在極端的陡坡上很容易失去平衡,前輪可能會浮起,而讓你背部著地的摔在地上。為了避免發(fā)生這樣的慘劇,在爬陡坡時只用你的前煞來煞車,不要用后煞車,否則很容易往后翻。) |2 ^) J3 ]1 V9 i$ ^" n' y( ~5 b
& Q! | t( s/ d5 G+ U遇到很陡的坡時不要想要用動量來沖過它,你可能會上到一半就沒速度,試著緩慢且規(guī)律的踩上去吧!
. k! n z0 ^1 b3 \+ B& U- K, S3 S0 J0 {% i
圖片解說:陡上跟陡下,你的重心越接近輪胎,輪胎的抓地力就會越小。因此在陡上坡時你的胸部要貼近把手,而在陡下時則是腹部要靠近座墊。
# k+ T/ W( c* e, D' ^6 M n: N
2012-10-16 11:08 上傳
6 f; d4 }5 D4 Q- C3 Q0 S9 `下載附件 (16.69 KB)
u7 t) a: L I/ a7 S( |8 ^
! n1 A# ~$ V) z/ S% ]
6 q$ k) O3 W, ~2 w5 Y/ P- Q3 o" ]; M! v) b$ }
8 v* B. \- J8 W
圖片解說:如果姿勢錯誤時,[左圖]在陡下時站得太直立,會讓重心太偏前面,也就沒有吸收沖擊的空間。[右圖]上坡時身體太后面,則會讓前輪翹起。7 H( Q4 G* w' I
2012-10-16 11:08 上傳
. L/ x3 h6 O+ [% C9 v下載附件 (15.37 KB)( u6 u- O [# t# M6 A- j
4 ~; \ d( w$ G1 K
1 D/ n) H+ i0 e0 S1 h7 Y3 d3 V- Q
2 D6 A: B" a2 v# h, l: N
; @3 |# ]; W. W8 `陡下坡起步
- `: F3 P# k3 s) x% p) s
# m& Q. @- ]5 A5 K, u在狹窄又崎嶇的陡下林道,要上車起步也是不容易。先在開闊和緩的下坡路徑練習,目標是加快”從上車到維持穩(wěn)定的下坡姿勢”所需速度,并且維持比直的下坡路線。下面是一些訣竅:; T3 Q4 u) [& y
2 Y9 J; q" R2 [' A? 拉住前后煞車
/ s2 V2 a3 ?( U W9 p? 一腳先踩上踏板
v. h& c: e! c$ J4 s' n4 U# u? 快速地坐上座墊后,放掉煞車,并且馬上找到雙腳的平衡點。在腳要上踏板時不要低頭去看,看著你要去的路徑!
0 ` l% `6 a& F0 Z? 視線向前看,并且馬上采用蹲伏姿勢,踏板保持在水平位置,屁股后移并降低上身,重心于踏板位置保持平衡。, C( t# w! a0 U' l3 O5 v
3 g! S O% z" V( ?0 N6 T, p' v
下坡騎乘
! g/ Y1 T# P0 u5 `8 S. d; @( G5 p( H/ ~
? 在長下坡路段,緊繃的身體會讓你手腳酸得特別快,放輕松才能騎得快。
8 O9 ^- B- Y2 }8 h# f. K6 M6 c" [? 屁股離開座墊并往后移,同時彎曲你的手臂,讓你的大腿內側稍微碰到座墊,平衡你的重心于踏板上。 l4 F' i2 H, H# e
? 如果坡度平緩,你的身體不用離座墊太遠,約1英吋就足夠。保持警覺,身體預期要吸收你沒看到的沖擊。地形如果越崎嶇,那么你的重心就要越后面,上身也要越低。
" t) h' j6 P& x; D3 s$ f2 o4 D? 視線距離要等于或大于你能煞停的距離,持續(xù)注意路況變化,眼睛注意你能走的路線。
3 E; v, j* b' q) D
' ]! v A5 N5 Y P圖片解說:下坡時,身體保持平衡的姿勢,幾乎沒有重量落在車手上。
1 s5 ^8 V1 `- ]+ _/ `
2012-10-16 11:08 上傳
5 x& y0 g1 s( y+ K8 o. r下載附件 (50.99 KB)
( C3 q% T) d O0 r" Y' R
; p g' w/ P& f/ n
+ r# `, {# x D' N6 l) ]- H( t% C$ q2 J7 g! ^* l* J- r
. H; Z) W1 y; b' k' j幾乎沒有大障礙的陡下坡
, r# g4 D6 X0 R
& M) k! G. A7 _. i; m圖片解說:”懸掛”在車手上,下坡時身體太過后面,導致手臂完全伸直,這樣根本無法操控你的龍頭。* t8 x8 e; U5 ~ j6 H4 {$ ~
2012-10-16 11:08 上傳6 _0 g+ w/ g9 C5 O0 t4 s; ^6 u
下載附件 (69.79 KB)6 M% B" b% t2 ?4 t q
. A4 E5 A2 U1 Y! x. S" c4 S% S
' y+ d$ W8 h1 X2 P' P( Q
3 x; J2 v7 Y8 }8 h7 z手臂著火了?
! @7 ?$ i% h1 l+ t; J1 X/ d) D! n: M5 J Q
緊握你的車手,但手臂要保持放松,如果在長下坡時,你覺得你的前臂跟肩膀像火燒一樣,這表示你的身體不夠低,并且重心沒有保持在踏板上。) T2 u2 v% Z/ F
3 k7 L3 s8 d8 {. g# {; U! s" G在承受路面擊的前一刻,你的手臂必須把你往后推,利用你身體的平衡與重量去吸收沖擊,而不是只靠你的手臂去應付。, B& N8 w. X; [0 \
! |4 \# b3 _( o$ ?圖片解說:在承受沖擊的前一刻把身體后移,如果后移得不夠,那遇到沖擊時就會只有你的手在支撐。* d6 Y5 G' f5 D' w q6 |8 _ c
2012-10-16 11:08 上傳
/ Q1 o) m' @7 U6 p. T' P2 k: l下載附件 (20.04 KB)4 ^* c2 m' t9 d" M/ b' p
' Q6 j9 u6 e2 |2 [) V
% ?+ _8 H+ w3 z" z6 j' L' j3 ?7 \- s
上下臺階/ k1 }3 ^ _/ S. x4 U% J
臺階(或樓梯)在香港的林道非常常見,要在香港騎車你就要學會怎么克服它!: q4 N6 P" X9 [' j' ?
譯注:原作目前旅居香港+ P; E z& w: e6 V
) M$ ?# j6 X e
2012-10-16 11:08 上傳$ v- L' ~! g- \, p \( z
下載附件 (64.93 KB)9 h! ~/ V9 I6 |: s
( P2 `2 k6 i$ N% p: K* }/ |' f
: b# `+ P" M% m4 l) }+ o9 v7 S
$ U3 V& ?1 t0 ]3 a. X/ c& W6 m: A( r; t y* X說穿了,階梯不過就是個斜坡。照片:Shaun Horrocks: p4 [9 \: F, }! T
: h: H/ I5 J) K/ q騎下單一臺階
. h# s! ?( ^! V/ l: c" b* ]: t+ f% @, j) Q- X: [" e. g" N
之前我們已經提過要怎么應付車身的傾斜,用中等速度下單階臺階也會使你的車身傾斜。你可以緩慢騎下任何不超過前輪軸高度(約33cm)的階梯。但是更高的階段落差較需要更高級的技巧來克服(平跳或拉前輪落下)。$ m6 o7 [# \1 V( V, c$ ^( V H4 s. }
. B6 h( `) ^% c; \ S; E! z
2012-10-16 11:08 上傳
' a/ g/ z) X5 n: A下載附件 (20.38 KB)
" _ b! |1 {# g9 r
. H* t, d& |1 g' O4 \5 x, k& i; C' | x
, c) P& @4 F7 J8 V$ j' }! H
圖片解說:準備下落差。' q" d/ z, \4 {) [3 G
5 r1 g7 y) m- H0 l2 Z/ B4 y$ ?? 直線方向面對障礙物,以中等速度前進。確認階梯的高度,不要以斜角進入個障礙,角度越正越好。& ^, c/ U: s& E6 T
? 準備落下。將屁股往后移并彎曲雙臂,身體越低越好。如果你要下的是個小臺階,你只需要稍稍低降你的上半身壓低。如果是落差大的臺階,記得要先收縮手臂,這樣才有空間來讓前輪落下。
; y0 [( f( w" Z? 要確認踏板前后呈水平,才不會讓腳撞到地面的凸起物(保證摔車)) i' w3 o4 i+ H, u% a: U+ z" N( l
? 距離臺階剩下半個車身長度內時,千萬不要使用煞車。
3 ?6 h5 Q F' `' E8 n5 L1 V? 當車身前半落下時,伸展你的雙臂。$ B% t( z: {# z- [' c. l- p/ S
? 讓后輪跟上前輪的路線,后輪落下時伸直雙腿。8 F+ O+ c2 W! \+ D8 q8 y
? 通關后有必要時可以使用煞車。/ |/ @2 s' D$ n; g, @4 {
2 ^( n" c! l9 x6 J1 V相同的技巧可以引用在非常陡且險峻的斜坡上。
3 @* y! g2 \& y6 w7 L4 Z* a5 J. n1 b) h1 K( k8 |
注意:不要在通過任何有難度的障礙時使用煞車。
( h$ C5 I3 A) ~/ y" |" v* R
2012-10-16 11:08 上傳
" j2 @& l) N" T3 j1 f# g下載附件 (11.57 KB)5 P9 W# \: k4 W& m0 `
; S5 x! L9 M8 \. R* t
( z& q( D. n D7 d* ?' O( J
F `7 n" L a' F( ^ N連環(huán)圖片解說:騎下大落差階梯。圖示的階梯約15吋高(40cm)。注意觀察下階梯前手臂要如何收縮。
$ _ y) S# g9 C* y) [1 P; u
2012-10-16 11:08 上傳
& j" G& `' T/ L下載附件 (136.67 KB)
0 r6 f; h) t/ m( G7 w3 b9 U3 t
5 `# c4 ~& @: N* m: N8 ]
3 Y$ G9 u/ [7 n: D7 j
1 _5 w4 p6 F" M7 R7 K2 y) U+ t0 N1 v/ M照片:Shuan Horrocks
+ m$ |$ H9 x: k9 G2 L
/ l: ?% z! ]) R, J, d9 t騎下連續(xù)臺階或階梯- X, Z& T) f0 p% F/ h5 w
5 L) U3 ^2 a x$ q相對來說,下連續(xù)階梯是比較安全的。說穿了,階梯不過就是路面崎嶇的下坡。開始練習的時候,找個3到5階的階梯練習,階梯底部必須空曠安全。先確認每個階梯的大小平均,階梯數不多時,使用上述通過單階階梯的技巧應對。這時候車身傾斜不大。操作3到5階練習時,避免使用煞車。
8 n" s+ d9 j9 \3 P; F
: M# O$ s O+ e0 Z5 X' r應對更長的階梯時,運用下列步驟:0 r; D, i$ d$ h* C2 Y' c
$ U8 n+ v, |* P6 E3 n? 用中等速度向階梯前進并迅速掃描是否有大小不規(guī)則的單階或是其它障礙物。
( l) z/ j8 F K9 `1 ~5 t- @4 n; ^( t? 將車子騎下連續(xù)階梯,就好像騎下一般的陡坡。(必要時采用DH姿勢)1 L0 H( G- A' ?8 B
? 控制速度。引用足夠的煞車來幫助你控制好速度,水泥階梯能提供足夠的抓地力讓你減速并且轉向。* b4 {" R& N* s# u0 z, }* Y
? 速度越快,沖擊的震動越少—速度夠時,輪胎越沒有機會卡在階梯與階梯間的缺口,這種情況下路感也比較舒緩。
) b$ g+ k P# m) ~) E3 X? 接下來準備「降落」回平地。身體再向后傾一些,以備應付落回平地的沖擊。3 Q' g/ o+ ~8 }
- n) [- V- `0 N4 e3 \5 a
騎上單階或多階階梯" t( D2 D+ y+ s V) k# C0 s4 [
$ k) b4 ]' g) @ I0 t你的鐵馬可以輕易輾過各種障礙,要騎上階梯自然也不難。相同道理,騎上階梯就像騎上路面崎嶇的上坡。$ @1 _, A+ z t* J) f' {" K
5 [& _) a q" L1 d3 `( ?- [單一階梯
t7 l4 E7 P# O8 |! [
6 v0 C. R8 S Z不需要拉前輪就可以騎上低于五吋(約13公分)的單階階梯,只要讓輪胎滾上去,做好受到沖擊的準備,并且將你的重心從后輪移向前輪,以順利通過階梯。
4 w3 d7 j5 X& I4 |% w l; _1 r& U, N9 |1 Z1 ?. m7 t
? 用中等速度向階梯前進,距離剩下一個車身時停止踩踏。
' |' Q5 w' |! K# I? 伸直雙腿。
) W; e N2 ]* O$ g' n) G* O" M2 S? 沖上階梯前身體稍向后傾,身體后傾時稍微收縮雙腿。這樣做會把身體的重量轉移到后輪上。
, ?4 a' s( ?: T; Y- F! b? 前輪會撞上階梯并且馬上越過它。4 B9 H5 ~/ m2 R/ U ?3 ~
? 伸直雙腿。
7 ?$ u3 n% R- v$ ^? 接著運用這個沖擊下壓車把手,將身體重量轉移到前輪。再次收縮雙腿讓車子通過這個單階階梯。/ ]3 }/ L& p3 Z0 k- F8 n. k& F
? 將車手把前推以便回到下坡姿勢
# J- l e% i$ k9 V: ~7 Y- p) b! v, T! l) t9 W0 A6 B
復數階階梯/ U7 O! S) q& C$ y' f8 y
' ^/ j1 i* x( n7 B) a技巧跟上述相似,但是你必須試著把車子推上階梯并且讓車輪上到階梯頂端,接著下壓車把手。
( U- V, `* i: Y# o" w" T; j; F3 G+ |( P/ @
連環(huán)圖片解說:騎上階梯。讓車子的懸吊善盡份內的工作,平淺的階梯就像是崎嶇路面的緩上坡。身軀保持穩(wěn)定,手臂維持彈性且放松讓車子一階階騎上去。, e( V& ?1 J/ B) K3 b
( c. x. ]2 A. k
2012-10-16 11:08 上傳
; \' X, c* R2 A3 X- j' W8 T3 D2 z! q$ ?下載附件 (105.07 KB), ^$ ?. S" `4 R# W+ N: G
+ S0 w! W" c4 K9 R5 h) G
/ u5 A* [/ R! {! e+ E6 j4 P4 u
! e/ d6 @! e1 W9 n' {
2012-10-16 11:08 上傳
1 l. d8 n8 e, _& N/ y下載附件 (81.02 KB)) N( D2 r/ a, b% \ e$ R. Z
+ C: C, h& v4 v. J2 D/ G( G' e' ?3 b+ U3 T, D; z* F
照片:Shuan Horrocks, h# y, _0 U7 M" r* @) N
0 ^5 @5 A8 A% e( K
注意:嘗試騎上階梯常常導致后輪破胎。要避免這個狀況一定要善用收縮雙腿的彈性吸收來自階梯的沖擊
路面凸起與溝渠
6 U' V7 o2 y" Z; ^" U0 c. c
, ~9 O$ m# |1 ^5 i0 i現在我們都了解不論單車如何傾斜,身體重心都必須保持平衡。當前方有路面凸起或是坑洞時,你一定希望能保持重心穩(wěn)定,好讓車子黏在路面上。這時候你要運用你的手臂與雙腿,讓你身體的重心在前進時盡可能維持在一直在線。+ v5 H( B3 I, g$ P' K8 W$ c
: E+ ^5 t0 Q* F# q8 {5 m$ q5 C ?
路面凸起
- n6 Y j9 q* ?* x1 x' Y
2012-10-16 11:08 上傳9 m1 i1 B: f) e j9 g
下載附件 (20.46 KB)
; N6 W+ f! U' ]2 l3 C5 O4 ], ]. |5 G7 f
' H) {" R# m+ A, q S* ^
2 }! P8 F; E4 ?, Y3 j; Z. w. m圖片解說:站立,蹲伏,站立,蹲伏。帶著速度下壓,這樣可以避免騰空。
9 n4 r1 u# x/ X* ~" e1 e4 B8 w/ e' w
? 伸展雙臂與雙腿,但是身體要稍稍向后傾。
( T' J6 G, h) B3 H, ~/ }? 收縮你的手臂以利車子上傾,接著收縮你的雙腿。* V: q' Z" y5 a. }2 d. P! |- H5 ~
? 車子到達路面凸起頂部時,你應該是整個人伏在車子上。! L0 s6 T+ t6 l1 G! C% Z4 `
? 再來讓車子下滑,下壓把手接著下壓踏板,這樣能讓你快速通過路面凸起,而且不會飛起來。# z0 P/ \. ~$ a* Q( {, r: D
. L, z" ]% X( a# i6 ^$ j0 j; N連環(huán)圖片解說:速度再快車子依然貼在地面上,上半身維持在一水平線上。8 @0 \1 V( H1 {2 F/ K# y( f0 `
2012-10-16 11:08 上傳
' K! R0 K( l! I- H+ u/ y下載附件 (131.05 KB)" ^5 P, ]6 p* @+ c" v
8 _/ Q3 L; V |! y, q0 N: Y
' ~6 l4 Z3 t* U2 p4 p8 C' o' w
9 x( R) A3 r; ?. L" X
* a7 r! N6 A$ e% C0 D溝渠
- M* O Y$ l1 F; P/ p
2012-10-16 12:03 上傳
& Z F) g- I" o, }. ?/ Q& x; _下載附件 (21.27 KB)% b2 G6 s1 m+ i$ U& g! f* ^& h$ }
* i8 g) Z$ b' `4 k
7 p# k5 O1 h2 r- [% ?! t, P7 G
3 N& l- B/ j1 d7 {& L$ `圖片解說:與路面凸起相反的地形。
$ I8 n$ W1 S+ Q5 d+ g6 a, F& l- @, c1 t7 b( U) {6 v7 \3 ~
? 采取蹲伏姿勢,上半身放低,收縮手臂與雙腿。9 N; d+ H. [! s J, \
? 進入溝渠地形時,伸展手臂與雙腿將單車下壓。$ f6 f6 J5 M& f9 D. }) o% U! i5 q
? 接著讓單車順勢爬升。% f$ J, m4 a! G" M" |( G+ N
? 離開溝渠時,你的姿勢應該跟進入時相同。 前輪彈起
& r% T; C# O" l% K$ G7 W* N/ @* P8 o) ?% S, ]' |
當障礙物大到你無法直接輾過去時,前輪彈起就變的很必要。不過在林道上這不是常見的動作。你可能必須彈起你的前輪越過倒木或是過高的單階階梯?;旧线@個動作跟騎上單階小階梯幾乎一模一樣。* _8 L7 q2 A8 x( ?3 Z3 ]
4 O3 N' R$ ~- L" ^8 m2 J) O* ?開始前,在地面上橫放一個小型物體,你必須能將前輪彈起離地至少半個輪子那么高。0 T8 u0 ]& f0 Q8 X
" w0 s; f( j- `. i! ?1 l
連環(huán)照片解說:預壓,伸展,前輪彈起。 s0 r2 t2 a' h8 ]
2012-10-16 12:02 上傳6 M3 [/ ^( x+ a: y$ |: r1 b; N7 s
下載附件 (150.05 KB). n9 s; f- M+ Z- a. M& H& D9 X
, E6 N2 t* Z+ h" \5 ~0 \2 z" X9 {8 n/ s H' N7 u5 L; {- ]) p1 ?
* W8 c# Z1 S7 @( T( c& r6 \+ r3 q1 u4 A7 z8 y% ~# H
? 以中等速度朝向階梯接近。至少要有兩個車身的距離來準備這個動作。
8 Z6 k# X- B! i4 R1 L) x/ k: [0 Z* W? 預壓!用力壓下你的單車,盡力壓下前叉與輪胎,接著馬上讓它回彈-彈回你的手臂與雙腿。
! B% c8 D1 o$ B) }" C這個動作必須迅速完成。想象你跳上鐵軌,同時發(fā)現火車正全速朝你開過來-就剩下幾米了:你一定會馬上跳回去。就是這樣的速度。8 y! r& v u# @
? 當你的雙臂伸直的時候,順勢拉車手把并將前輪舉起。
! k5 L9 x+ H" I! }& k? 同時間伸直你的雙腿。0 N- S' a. r9 U2 f( w- v* o) ^; u
? 讓后輪撞擊障礙物。' D2 v7 y6 r4 h5 u1 ]" ?) x
? 撞擊時收縮雙腿讓后輪有彈性越過障礙并且向前推你的單車一把。這個后輪撞擊應該能把你的身體歸位到平穩(wěn)的姿勢。3 k4 z. n0 F2 E$ A8 {9 q" x
2 N' f6 z9 c! o1 z( H' c: P
9 Y! v0 M, l* f( ~9 @. A0 k
歡迎光臨 秦嶺信息港 (http://hndkrk.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