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雪之謎 % l; x0 ?" J. z+ \, ^% s
' `/ j1 h( c9 o6 j/ [' Z喜馬拉雅山5000米以上的冰雪表面,常點綴著血紅色的斑點,遠看如同紅雪。這些紅斑點是由雪衣藻、溪水綠球藻和雪生纖維藻等藻類組成的。在永久性冰雪中,高原藻類分布廣,耐寒性強,零下36?C也不至于死亡。因其含有血色色素,故呈紅色。( {! S. R. q4 T3 u$ S6 j1 x
( }% z/ \( l- P0 k巫師之謎
7 R0 U/ N" e/ o3 c7 J6 w' N8 S- F- ]4 _8 o/ j
在原始宗教觀念支配下的藏族先民們認為:無論是在天上、地下或是水中,都有神靈,而且世間萬物也都無不聽命于這些神靈。在人類發(fā)展的過程中, 人們不斷幻想能控制和影響客觀事物以及部分自然現(xiàn)象,于是便產(chǎn)生了祭祀和巫術活動,巫師也隨之出現(xiàn)。作為藏族原始宗教祭祀主持人的巫師,據(jù)說都是能通神, 且能同鬼神通話,以上達民意、下傳神旨;可預知吉兇禍福,除災祛?。贿€能從事征兆、占卜、施行召魂、驅(qū)鬼等巫術。他們是人與神之間的橋梁和媒介,享有十分 崇高的威望。
+ b" v% H5 r) }$ Y) ?# e
3 L7 W( Z2 E& j/ i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對巫師的各種情況,如名稱、傳承、服飾、法器、神壇、咒語、巫術、占卜等,幾近一無所知。或許在某個偏遠的地方,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較為接近于原始宗教巫師的面目,有待我們進一步去考察。, \6 |& \& A& l7 b8 W
: b; O. o7 g( K* m
虹化之謎 & |/ N6 h7 i# [0 [
L3 I) J6 \# `3 y: ?3 M
是得道高僧在圓寂時出現(xiàn)的一種神秘現(xiàn)象。據(jù)說,修煉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圓寂時,其肉身會化作一道彩虹而去,進入佛教所說的空行凈土的無量宮中。
5 S$ o9 v' P/ t( z/ s5 h0 w& s: Y, Z% F" [. E/ p6 ], n
珠峰旗云 9 M; n M" k9 }, q t# n6 r$ k
* r( ]4 Y b* _) G1 F5 O' E
在天氣晴朗時,珠峰頂常飄浮著形似旗幟的乳白色煙云,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對流性積云形成,可根據(jù)其飄動的位置和高度,來推斷峰頂風力的 大小。如果旗云飄動的位置越向上掀,說明高空風越小,越向下傾,風力越大;若和峰頂平齊,風力約有九級。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風向標”之稱。
6 K- W9 O( c+ E6 H" s7 n$ M$ i3 K ~3 ]- E
象雄之謎 " u9 ^' ~) A) t9 {4 W. G& r' E
& z0 B; q7 E6 j: s6 w( G9 O* d
象雄,意為“大鵬鳥之地”,漢史記載“單同”,是西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據(jù)考古學研究和史籍記載,象雄在公元前10世紀就已在西藏高原崛 起,且早于吐蕃與唐朝建立關系。在公元6-7世紀,象雄已是以牧為主,兼有農(nóng)業(yè)了。古老的象雄產(chǎn)生過極高的文明,它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象雄文,而且還是 西藏傳統(tǒng)土著宗教――苯教的發(fā)源地,對后來的吐蕃以至整個西藏文化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象雄王朝鼎盛之時,曾具有極強的軍事力量,其疆域包括了西藏高原的 大部分地區(qū)和青海、四川的一部分、以及西部的克什米爾和拉達克。后來,吐蕃逐漸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八世紀時,徹底征服了象雄。從那時起,象雄王國和文 化就突然消失了,其文字文獻、宮殿遺址等至今無從考證,留下了千古之疑。
) X5 ~' y/ m- i
0 I$ Y/ b% }3 X2 V, Q9 Z格薩爾王唐卡
( r7 z7 c' \1 v. \0 a. J$ _1 D
2 Q$ ~6 n2 ]/ l/ M: ~* m( g8 ?《格薩爾王傳》是藏族著名長篇英雄史詩,從其原始雛型發(fā)展到今天共有百余部之多,可謂長篇巨制,《格薩爾王傳》在民間以兩種形式流傳,一是口頭說唱形式,一是以抄本、刻本形式??陬^說唱是其主要形式,是通過說唱藝人的游吟說唱世代相傳,而說唱藝人有著各種傳奇。
! ^7 N9 P3 v" W( ?2 F" G( d, L, o4 `+ ^) m
在眾多的說唱藝人中,那些能說唱多部的優(yōu)秀藝人往往稱自己是“神授藝人”,即他們所說唱的故事是神賜予的。“神授說唱藝人”多自稱在童年時做 過夢,之后生病,并在夢中曾得到神或格薩爾大王的旨意,病中或病愈后又經(jīng)喇嘛念經(jīng)祈禱,得以開啟說唱格薩爾的智門,從此便會說唱了。
- i. f$ j% T1 l& I6 B3 J$ ^: R' m% x* B1 Z) ~
在藏區(qū),有些十幾歲目不識丁的小孩病后或一覺醒來,竟能說唱幾百萬字的長篇史詩,這一神秘現(xiàn)象至今無法解釋。
" m0 w! r# P- W% T& P. B2 H( U* X4 e1 a5 k; W6 E2 C6 u3 a3 a0 _
古格之謎 " D* g0 i7 s: {/ P
1 p: |) q+ ?, P5 Q) {6 E3 f: {$ [/ s1 M
九世紀中葉,吐蕃王朝第九世贊普朗達瑪被殺,其曾孫逃往阿里地區(qū)。約公元十世紀,其后裔建立了古格王國,在近700年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了燦爛 的文明。1630年,拉達克人入侵并消滅了古格。然而,從記載上看,戰(zhàn)爭造成的屠殺和掠奪并不足以毀滅古格文明,但古格文明的消失和瑪雅文明有著驚人的相 似之處,都發(fā)生得異常突然。在今天的遺址附近經(jīng)??梢钥吹竭@樣的景象:十多戶人家守著一座可供上千人居住的城市,而這十多戶人家并不是古格后裔。那么當日 十萬之眾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呢?
" R6 N- I& p1 D& M0 D+ j/ @. y/ j; G' W& m# K$ @
如今,浩大的古格王國遺址、神奇的“古格銀眼”、無頭干尸洞和無數(shù)的古物珍寶吸引著考古學家的探索。但古格文明何以突然消逝,仍是一個謎。6 U. G. c. ~9 r) F
1 a8 p; P) o8 U9 \- S! ^- I
伏藏之謎 ) P- C$ i8 R- ]' G, W. ?
* ]" Q$ |, u, p4 [+ ?伏藏是指苯教和藏傳佛教徒在他們信仰的宗教受到劫難時藏匿起來,日后重新挖掘出來的經(jīng)典,分為書藏、圣物藏和識藏。書藏即指經(jīng)書,圣物藏指法 器、高僧大德的遺物等。最為神奇的就是識藏。識藏是指埋藏在人們意識深處的伏藏,據(jù)說當某種經(jīng)典或咒文在遇到災難無法流傳下去時,就由神靈授藏在某人的意 識深處,以免失傳。當有了再傳條件時,在某種神秘的啟示下,被授藏經(jīng)文的人(有些是不識字的農(nóng)牧民)就能將其誦出或記錄成文,這一現(xiàn)象就是伏藏之謎。: {; }) H, U1 B6 t' G
" K# j( P8 Y* ^( z2 m
野人之謎
( ]" K. x" U' z# g# |9 E
8 w1 Z! T. |5 `* [ L西藏“野人”之謎歷來被炒得沸沸揚揚,是“世界四大謎”之一。早在1784年,我國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獻記載。近年來,在喜瑪拉雅山區(qū)不斷有人目擊野人活動并有女性野人搶走當?shù)啬腥嘶榕渖又?。已有若干考察隊深入藏東考察,但目前野人仍是一個謎。
8 H( S1 ^: |1 \
+ g& M8 T0 J% N! b- F a' a" Q香巴拉之謎 ; {5 l! K6 @2 o4 f( w9 p" k# ?& N3 ]
+ A+ h ?7 C5 o1 j/ d1 r
2 v( S0 n- d. K香巴拉,又譯為“香格里拉”,意為“持安樂”,是佛教所說的神話世界,時輪教法的發(fā)源地。關于香巴拉的是否存在人們始終持懷疑態(tài)度,而佛學界則認為香巴拉是一個虛構的世外桃源。 7 v! U- p& @0 Q- }
" [( m5 k/ T) x
藏文史籍對于香巴拉的記載很詳細:香巴拉位于雪山中央的西端,圓形如同蓮瓣,周圍被雪山環(huán)抱,從白雪皚皚的山頂?shù)缴侥_下的森林,生長著各種鮮 花和藥草,大小湖泊星羅棋布,青草茂盛,綠樹成蔭,有許多修行圣地。其中央聳立著富麗堂皇的迦羅波王宮殿,宮殿中央是各種王的寢宮寶座,王們擁有許多大臣 和軍隊,可以乘騎的獅子、大象、駿馬無數(shù)。這里物產(chǎn)豐富,人民安居樂業(yè),從王臣權貴到庶民百姓都虔信佛法,供奉三寶…… 3 t5 J5 @! e4 J
0 ]' K ~4 H' `* Z. k! Y但香巴拉(即香格里拉)存在與否,至今仍是一個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