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云舒& I3 j5 y' {3 t4 w: e) X
# y1 h0 D+ A8 H( I
- x' L0 }7 w o5 Q4 }
. b- s4 Z! E$ ~/ Y0 ]! ~& V% b4 [- R
& O8 p5 t* F' J. Y, \2 m有的事情你越想得到它,反而它往往會離你越遠,正所謂凡事不要過于強求。! v3 G& o! h( b/ H* ]/ b) Z8 }
5 B! l% M+ x$ ~+ E
" V; D0 ?' ^8 ^3 |7 |. o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fēng)順,總會有煩惱和憂愁。當不順心的事時??M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呢?“隨緣自適,煩惱即去”。其實,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愚者的借口。何為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 s5 N$ p+ p7 J/ N6 \8 Y7 Y' }: c3 J5 o8 l1 B
! J# m1 e+ x) n- Q% Q0 T: Z何為緣?世間萬事萬物皆有相遇、相隨、相樂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緣,無可能即無緣。緣,無處不有,無時不在。你、我、他都在緣的網(wǎng)絡(luò)之中。常言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萬里之外,異國他鄉(xiāng),陌生人對你哪怕是相視一笑,這便是緣。也有的雖心儀已久,卻相會無期。緣,有聚有散,有始有終。有人悲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緣是一種存在,又是一個過程。
" X3 G; D: R- \0 |7 L0 O7 D2 G
( a: A! s/ k# s+ K
! ]. [. L; m% n# R4 ]“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fēng)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若如此,人生哪里還會有什么煩惱可言?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人世”的態(tài)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tài)度去收獲,這就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 h# A1 a( C: {% i, o) i
5 W0 q) R D2 a& @/ L. Q# P
3 S1 {' k& s4 i, h生活中,常有人會有這樣的感慨和迷惑:“為什么有的人不喜歡我?” “為什么有的人不理解我?” “為什么會是這樣?”若從隨緣的角度看,不喜歡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歡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緣分就是緣分,不需要任何理由。7 K" i& ?( @1 I9 Y. I
5 R8 H% _7 R8 j( Y
2 h1 \( r" `, V. O' o; \
佛家多講隨緣,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莫攀緣”等說法?!半S緣”不是隨便行事、因循茍且,而是隨順當前環(huán)境因緣,從善如流;“不變”不是墨守成規(guī)、冥頑不化,而是要擇善固守。隨緣不變,則是不模糊立場,不喪失原則。就在世間上做人,要通情達理、圓融做事,這樣才能夠達到事理相融。
% {$ @( J2 p' d. h% e, x* m7 C7 V& {9 S
) U+ [, W; F1 T
隨緣,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成熟,是對自我內(nèi)心的一種自信和把握。讀懂隨緣的人,總能在風(fēng)云變幻、艱難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總能在逆境中,尋找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隨緣,是對現(xiàn)實生活正確、清醒的認識,是對人生徹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離合本是緣”的達觀,“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從容。擁有一份隨緣之心,你就會發(fā)現(xiàn),天空中無論是陰云密布,還是陽光燦爛;生活的道路上無論是坎坷還是暢達,心中總是會擁有一份平靜和恬淡。7 t- j( J: }6 _, X! J/ h% l
4 E0 n# k! {! I
# E6 x) X; s, Z, k9 z2 F* f
8 o, N2 Z1 S$ J; o& H. B" ^9 s0 m
4 G+ G9 o5 {% T) r* u( t# h 5 n9 g; X" D+ j7 F7 l* a+ P4 M9 @# u
! |' V& {! M! [, ?8 p
& _3 I) g/ Y2 \* i; M2 N
2 {4 H! D( e1 [2 O4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