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蔣村鎮(zhèn)同興村原名同家灘,過去曾是出了名的窮家灘。村民不堪貧窮,改名“同興”,意思是共同富裕興旺。2001年,杜甫生從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為徹底改變村子的貧窮面貌,三上山東,引進大棚西瓜種植技術,在全村進行產業(yè)結構調整,闖出了一條特色致富的路子,使窮家灘變成了新農村。本刊特推出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杜甫生的先進事跡,以饗讀者。 ■通訊員 王 濤
4 V3 s. T! ^/ K. F! F 如今,提起蔣村鎮(zhèn)同興瓜菜,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小有名氣。從開始的默默無聞,到如今聲名鵲起。從單一的種植西瓜,到系列瓜菜,無不記錄著同興人的艱辛。說起同興瓜菜的興始,不得不提及一個人——村黨支部書記杜甫生。 , ^% b3 t2 C2 h) y2 u
窮則思變 產調引路 ' ~% n) u/ i# a* o) f' e
同興村由原來的窮家灘變成今日的新農村,同興村的群眾贊不絕口:“多虧了我們的好支書杜甫生,要不是他當年背著饃兜兜三上山東,引進大棚西瓜種植技術,新農村建設大干三年,咱們現(xiàn)在還是原來的‘窮家灘’呢!”同興村原名同家灘,是蔣村鎮(zhèn)典型的貧困村。經濟落后,土地貧瘠,基礎設施嚴重缺乏,糧食廣種薄收,畝產不足500斤,2000年村民人均純收入僅803元,全村僅有一戶樓房,其余152戶村民都住著低矮破舊的土坯房。每逢雨天,村內街道泥濘不堪,大部分房屋漏雨不斷。由于經濟落后,本村的姑娘留不住,外村的姑娘不愿來,大齡未婚男青年比比皆是,打架斗毆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外村人都叫它“窮家灘”。窮則思變,2001年6月,杜甫生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為了從根本上改變村子貧窮落后的面貌,他下定決心要為村民探索一條切實可行的致富路。結合沙質灘地適宜種瓜的特點,杜甫生瞅準大棚西瓜的發(fā)展前景,為了考察市場和引進栽培技術,他背著饃兜兜三上山東,烈日炎炎,到溫度40多度的大棚里幫人摘瓜;寒風凜冽,穿著背心鉆進棚里看人家育苗。正是他這種精神打動了山東當?shù)卮笈锓N植戶,成功引進了大棚瓜菜栽培技術,開創(chuàng)了全縣設施大棚瓜菜的種植先例,為同興西瓜的規(guī)模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堅持不懈 創(chuàng)出品牌 發(fā)展初期,由于投資大,缺乏經驗,大部分群眾擔心失敗觀望不前,面臨這種情況,杜甫生帶著雙委會干部挨家挨戶的做思想工作,自己做不通,就換別的干部做,干部做不通,就請親戚朋友來做工作。去的次數(shù)多了,有些群眾見了他就遠遠的躲開。還有人說:“說是為群眾搞大棚,還不是杜甫生想給自己弄些政績”。聽到這些,杜甫生也委屈過,氣憤過。但他從沒有想過放棄,那段時間他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腦子里想的全是建大棚的事。為了消除群眾的疑慮,他召開群眾會,號召黨員干部帶頭發(fā)展。對于積極性高但缺乏資金的,杜甫生為他們擔保貸款,貸款不批的,就拿自己的錢為群眾墊資。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把大棚搞起來,為群眾找出一條致富路。通過不懈努力,2001年終于發(fā)展大棚西瓜200余畝。
/ Y; j8 j( c& Y& ?% a( _8 j 2002年5月,第一茬西瓜成熟后,由于缺乏知名度、交通不便等多種原因,西瓜一度嚴重滯銷。瓜農損失較大,部分農戶思想出現(xiàn)動搖。為了使群眾的瓜盡快賣出去,杜甫生多方聯(lián)系爭取,為同興西瓜開辟了綠色通道,在縣城擺攤賣瓜免收各類費用。他還帶領村干部到西安、咸陽、漢中、甘肅等地的瓜菜市場散發(fā)傳單聯(lián)系客商。客商來了要先買他的瓜,他堅決地說:“我和群眾的瓜都是一樣的,你們先看群眾的,我的瓜不著急?!痹谒呐ο?,全村的大棚瓜都買了個好價錢。當大家都開心的數(shù)錢時,他卻由于過度勞累,病倒在床上。 ) ^7 `& W4 D0 M5 p, Z
西瓜要暢銷,必須質量要好,知名度要高,這是杜甫生經商多年的經驗。為了讓本村農戶都能熟練掌握種植技術,提高瓜菜質量,杜甫生在村里辦起了農民學校,專門聘請了山東技術員為群眾作技術指導。白天他陪著技術員到大棚里現(xiàn)場指導,晚上組織群眾聽課培訓。還多次邀請西農大專家來村指導培訓,解決群眾作務難題,累計培訓200余場,1.8萬余人次,使農戶作務技術全面提高,瓜菜品質更加優(yōu)良。技術員吃住在他家一年多時間,他從沒有向村上報銷一分錢。瓜菜質量提高后,擴大知名度成了當務之急。村里沒錢做宣傳,杜甫生冥思苦想了幾個晚上終于想出了辦法,他組織群眾聯(lián)名寫信邀請時任省委副書記袁純清為同興西瓜開園剪彩,得到新聞媒體的大力宣傳,使同興西瓜逐步出名,走俏市場。
* s. `% z% ^# @8 j+ v% ^# N 瓜菜效益大幅提高,每畝收入7000余元,周邊群眾看到良好的收益,紛紛發(fā)展大棚西瓜,截止目前全村現(xiàn)有大棚380座,1300畝,97%群眾參與大棚種植,并輻射帶動周邊十余個村隊發(fā)展形成以同興為核心的全鎮(zhèn)近8000畝大棚瓜菜。同興西瓜2007年通過無公害產品及基地雙認證,2008年4月被西安市工商局授予著名商標,成為西北地區(qū)唯一集體注冊的商標。2008年5月被中國果品流通協(xié)會授予“中華名果” 和“中國十大名瓜”稱號,2009年3月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 - z) U5 R6 T5 V a9 u3 j& r$ n
科學發(fā)展 鄉(xiāng)風文明 0 O& y) A! j* B2 m6 {
生產發(fā)展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800元突破到8500余元,近幾年,全村新蓋樓房120余戶,2010年全村瓜菜總產值1500萬元。這一切,杜甫生并沒有滿足,他為自己定下了第二個目標。2006年,他瞅準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機遇,多方爭取使同興村成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正當他躊躇滿志準備放手大干的時候,卻被醫(yī)院查出有嚴重的高血壓和腦梗,如果不住院及時治療,隨時都有出血導致偏癱的可能?!按迳洗蛩嗦方ㄞk公室正忙得熱火朝天,這時候我哪有時間住院?開些藥吃就行了”。杜甫生不顧家人和醫(yī)生的強烈反對,揣了幾包藥又回到建設工地上幫忙。僅2006年一年時間,全村實施自來水管道改造3000米、電力線路改造及變壓器增容150KV、水泥硬化出村路、街道路3公里、沙石硬化生產路13條6.5公里,安裝有線電視103戶,路燈70盞,新建支部辦公室和全民健身廣場,綠化街道和出村路,打排水渠3公里等10余個項目,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9 b$ q6 J9 h" l# V; K y2 p 基礎設施改善后,杜甫生又緊抓精神文明建設,村民去世提供火葬移風易俗,杜絕鋪張浪費,村內嚴禁賭博、打架斗毆事件發(fā)生,同時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專門組織了自樂班、秧歌隊、籃球隊、鑼鼓隊等活動團體,每年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好鄰居”等評比活動,對于當選者給予獎勵,在村里形成尊老愛幼、鄰里和諧的文明新風。近年來,村支部還特別重視教育事業(yè),每年從村子擠出資金獎勵老師和優(yōu)秀學生,為下一代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創(chuàng)先爭優(yōu) 模范帶頭 為了使黨員素質進一步提高,真正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杜甫生結合升級晉檔、科學發(fā)展的活動要求,提出爭做優(yōu)秀黨員,創(chuàng)建先進黨支部的口號,他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為其他黨員做好模范。無論開什么會,他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打掃衛(wèi)生。每月開展2次黨員學習活動,雖然眼睛看不清,手寫字時不停的顫抖,但他還是堅持記筆記。為了豐富黨員的活動,專門開辟了黨員活動室,購置電腦、電視、VCD、桌椅等辦公器材,學習中央文件政策,了解經濟信息。 , l" X( @5 q7 H; h: [5 y
大棚瓜菜要豐產,控制溫度是關鍵,杜甫生每天都關注天氣預報,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天氣,他第一時間就通知村民加強預防。2010年2月的一天夜里突然大幅降溫,如不及時防凍會導致瓜苗凍死。他得到消息后來不及穿上厚衣服,就沖出門挨家挨戶的通知大家做好防凍。瓜苗保住了,自己卻被凍成了重感冒。對村里的3戶困難黨員,杜甫生幫他們擔保貸款建起新棚,用自己的拖拉機免費幫他們耕種,指導技術發(fā)展大棚逐步致富。2007年,杜甫生看到全縣瓜菜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的情況,又提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口號,更新品種,全面改進包裝,走禮品高檔化道路,對西瓜實行編碼制度,一旦發(fā)現(xiàn)質量問題,顧客可根據(jù)編碼直接找農戶退換,全面維護“同興西瓜”誠信保證、質量優(yōu)良的良好形象。 杜甫生,一個淳樸憨厚的農民,沒有華麗的詞語。但用他20年如一日的行動,改變了同興村貧窮落后的面貌,使昔日的“窮家灘”變成了今天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u% N7 C3 w0 e7 {4 r8 p' ^+ Z3 x
|
|